[發明專利]一種被測物位移值測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0874.8 | 申請日: | 2020-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69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賴煉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賴煉坤 |
| 主分類號: | G01B11/02 | 分類號: | G01B11/02;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 地址: | 516005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被測物 位移 測量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地質變形位移監控領域,并具體提供了一種被測物位移值測量裝置,包括固定端、連接端以及伸縮端;所述固定端連接在所述伸縮端側一側,所述連接端連接在所述伸縮端側另一側,所述固定端、所述連接端以及所述伸縮端中央還穿過一條光纖,所述光纖還與光時域反射儀設備相連,本發明通過上述結構,通過設置伸縮端并在本發明內設置光纖并與光時域反射儀設備相連的方式實現了用戶可通過觀察與光纖相連的光時域反射儀輸出的距離和衰減值數據判斷當前地質上每個安裝該測量裝置的測量點是否出現位移現象,解決了現有數據測量技術如大地測量、GPS測量、激光雷達、星載干涉雷達等測量技術,導致測量范圍小、測量周期長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質變形位移監控領域,尤其是一種被測物位移值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的地質變形位移數據測量主要依靠大地測量、GPS測量、激光雷達、星載干涉雷達等測量技術,這些測量技術測量成本高、測量范圍小、人工干預多、實時性差、測量周期長等問題。人工巡查測量受天氣、地形和人的主觀感覺等因素影響較大,惡劣天氣情況下無法測量,會出現測量真空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把光纖做為傳感器、覆蓋面積廣、能適應惡劣環境、同時使用成本低的被測物位移值無需供電測量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被測物位移值測量裝置,包括固定端、連接端以及伸縮端;
所述固定端連接在所述伸縮端側一側,所述連接端連接在所述伸縮端側另一側,所述固定端、所述連接端以及所述伸縮端中央還穿過一條光纖,所述光纖還與光時域反射儀設備相連。
其中,所述固定端包括第一外接頭、第一墊片、空腔以及第一內接頭;
所述第一外接頭設置在所述第一墊片一側,所述第一內接頭設置在所述空腔的一側并插入所述伸縮端固定,所述第一墊片設置在所述空腔的另一側,所述光纖從所述第一外接頭進入所述固定端后穿過所述第一墊片并進入所述空腔內,并從第一內接頭伸出并進入所述伸縮端。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端包括第二外接頭、第二墊片以及第二內接頭;
所述第二內接頭設置在所述第二墊片的一側并插入所述伸縮端內,所述第二外接頭設置在所述第二墊片的另外一側,所述光纖從所述第二內接頭進入所述連接端后穿過所述第二墊片并從所述第二外接頭傳出。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端包括兩個第三外接頭以及伸縮管;
所述第三外接頭設置在所述伸縮管兩側,所述第三外接頭與所述第一內接頭分別與所述第二內接頭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端、所述連接端以及所述伸縮端上均設有若干固定孔;
所述固定端、所述連接端以及所述伸縮端在連接到一起后通過在所述固定孔上插入固定螺絲進行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管為橡膠材質。
本發明采用上述結構,通過設置伸縮端并在本發明內設置光纖并與光時域反射儀設備相連的方式實現了用戶可通過觀察與光纖相連的光時域反射儀輸出的距離和衰減值數據判斷當前地質上每個安裝該測量裝置的測量點是否出現位移現象,解決了現有數據測量技術如大地測量、GPS測量、激光雷達、星載干涉雷達等測量技術,導致測量范圍小、人工干預多、實時性差、測量周期長等問題。具有測量精度高,測量周期短,受環境影響小,監測點無需電源,使用壽命長,易于維護,以及使用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在運行時輸出的光時域反射曲線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賴煉坤,未經賴煉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08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裝配式一體化住宅
- 下一篇:纖維漿濕坯無損脫水定型法和濕坯無損脫水定型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