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逆變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9573.3 | 申請日: | 2020-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6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齋藤恒之;秋山和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艾萊希斯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M7/00 | 分類號: | H02M7/00;H05K5/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帥;黃綸偉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逆變器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逆變器裝置,能夠輕量化,并且能夠小型化。逆變器裝置具有:殼體,其具有供冷卻介質流動的冷卻流路;DCDC轉換器,其具有相對于殼體的冷卻流路配置于一側的電抗器;以及功率基板,其相對于殼體的冷卻流路配置于另一側;第1逆變器電路模塊,其配置于殼體的一側,具有IGBT;第2逆變器電路模塊,其配置于殼體的另一側,具有IGBT;以及控制基板,其配置于殼體的另一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逆變器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功率控制單元:通過使用水套,能夠高效地進行轉換器電路的各構成部件的配置的最優化以及電抗器的冷卻。
專利文獻1的功率控制單元將電抗器、一次側和二次側電容器以及連接器配置于在水套的重力方向下方設置的第1空間,將功率模塊和柵極驅動器基板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方設置的第2空間。另外,電抗器固定于水套的下表面,并且功率模塊固定于水套的上表面。并且,在第1空間中,電抗器和一次側電容器并列配置,并且連接器和二次側電容器在垂直的方向上分別配置在相對于電抗器和一次側電容器形成在相反側的各區域中。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05369號公報
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由于使用了水套,因此存在重量增大,并且大型化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輕量化并且能夠小型化的逆變器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逆變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逆變器裝置具有:殼體,其具有供冷卻介質流動的冷卻流路;DCDC轉換器,其具有相對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冷卻流路配置于一側的電抗器和相對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冷卻流路配置于另一側的功率基板;第1逆變器電路模塊,其配置于所述殼體的所述一側,具有第1IGBT;第2逆變器電路模塊,其配置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另一側,具有第2IGBT;以及控制基板,其配置于所述殼體的所述另一側。
根據本發明,能夠使逆變器裝置輕量化,并且能夠小型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卸下上罩和下罩后的狀態的A-A剖視主視圖。
圖3從斜上方觀察并透視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上罩的立體圖。
圖4是圖1的A-A剖視立體圖。
圖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卸下上罩后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卸下下罩后的狀態的仰視圖。
圖7是圖1的B-B剖視主視圖的一部分。
圖8是設置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殼體的開口部的俯視圖。
圖9是從斜上方觀察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殼體的立體圖。
圖10是從斜下方觀察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殼體的立體圖。
圖1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下罩的立體圖。
圖12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L字狀部件的立體圖。
圖13是圖9的C-C剖視圖。
圖14是圖9的D-D剖視圖。
圖1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逆變器裝置的電路結構。
標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艾萊希斯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艾萊希斯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95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控制閥
 - 下一篇:用于制作復合零件的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