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載具的乘客艙室以及具有至少一個此類艙室的載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8648.6 | 申請日: | 2020-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8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托比亞斯-瓦倫丁·馬耶爾;維爾亞米·雷伊塞寧;馬丁·恩貝格;山口幸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空中客車德國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D11/00 | 分類號: | B64D11/00;B64D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春水;王逸君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乘客 艙室 以及 具有 至少 一個 | ||
一種用于載具的乘客艙室,具有:具有多個荷載引入點的保持結構、能夠安置在所述荷載引入點處的多個支承結構件、用于限制下部乘客層的下部底板、以及多個配備部件,所述配備部件是能夠被緊固在所述支承結構件上的。所述保持結構在側向上在兩側各自具有地板突出部作為上部乘客層的下限制部,所述地板突出部從所述保持結構的位于側向外部的區域徑向向內延伸并且豎直地與所述下部底板間隔開。所述支承結構件是至少局部地彎曲或彎折的,并且在上部端部與上部荷載引入點相連接并在下部端部與下部荷載引入點相連接。所述支承結構件各自具有用于接納所述配備部件之一的第一接納面,所述第一接納面在徑向內部連接至所述地板突出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載具的乘客艙室、以及具有至少一個此類艙室的載具。
背景技術
載具的乘客艙室可以被實施為單層的或多層的。在實際上眾所周知的用于運輸乘客的載具類型中也已知多層的乘客艙室。在設計用于運輸乘客的載具的情況下,目的在于盡可能經濟的實用性,其中存在盡可能最佳的成本-收益比。這可以通過能夠實現乘客座椅的盡可能多的數量來實現,其中同時存在載具和乘客艙室的盡可能緊湊的尺寸。根據載具的類型,另外的邊界條件是有重要意義的。
例如,在交通飛行器中應注意盡可能小的重量。此外,應實現盡可能小的環流面積,以實現盡可能小的空氣阻力。在具有圓形的機身橫截面的交通飛行器中,這可能特別是對(平均的)機身直徑的最小化產生影響。
從DE 10 2012 005 148A1例如已知一種用于載具的乘客艙室,其中存在兩個乘客層,這兩個乘客層彼此上下地布置并且具有座椅和過道的非鏡像對稱的組件。彼此上下而置的乘客層的底板是多次彎折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單人座椅和長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替代性的用于載具的乘客艙室,所述乘客艙室具有盡可能緊湊的尺寸并且實現盡可能有利地充分利用現有的構造空間。
該目的通過具有獨立權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乘客艙室來實現。有利的實施方式和改進方案自從屬權利要求和以下說明書中得出。
提出一種用于載具的乘客艙室,所述乘客艙室具有:具有多個荷載引入點的保持結構、能夠安置在所述荷載引入點處的多個支承結構件、用于限制下部乘客層的下部底板、以及多個配備部件,所述配備部件是能夠被緊固在所述支承結構件上的,其中所述保持結構在側向上在兩側各自具有地板突出部作為上部乘客層的下限制部,所述地板突出部從所述保持結構的位于側向外部的區域徑向向內延伸并且豎直地與所述下部底板間隔開,其中所述支承結構件是至少局部地彎曲或彎折的,并且在上部端部與上部荷載引入點相連接并在下部端部與下部荷載引入點相連接,并且其中所述支承結構件各自具有用于接納所述配備部件之一的第一接納面,所述第一接納面在徑向內部連接至所述地板突出部。
根據本發明的乘客艙室因此首先需要保持結構,所述保持結構用作用于所提出的構造的基礎。所述保持結構可以優選在所述載具的機身的整個圓周面上延伸。所述保持結構例如可以具有或設計有機身的至少一個隔框和/或至少一個縱向強化元件。所述保持結構在此可能與所述載具的主結構相連接,或者形成所述主結構的一部分。
所述荷載引入點可以被視為經限定的機械連接點,所述支承結構件能夠被安置在所述荷載引入點上。優選的是,提供多個上部荷載引入點,所述上部荷載引入點以彼此間隔開的方式沿所述保持結構的縱向方向延伸。優選地,所述荷載引入點被布置在網板中。
為了使所述支承結構件與所述荷載引入點相連接,可以設想任何類型的連接器件,從而使得所述保持結構例如可能具有多個凸緣、接納孔或適合用于接納對應的連接器件的類似器件。至少設有上部荷載引入點和下部荷載引入點,所述上部荷載引入點和下部荷載引入點各自被設想用于單獨的連接或成組的連接。在所述上部荷載引入點與所述下部荷載引入點之間可以設有另外的荷載引入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空中客車德國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空中客車德國運營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86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