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浪能轉換裝置及海浪能轉換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8451.2 | 申請日: | 2020-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56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蔡欣蓬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欣蓬 |
| 主分類號: | F03B13/22 | 分類號: | F03B13/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亞男 |
| 地址: | 610011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浪 轉換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海浪能轉換裝置及海浪能轉換方法,屬于波浪能轉化技術領域。一種海浪能轉換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變形組件、發電裝置、以及第二變形組件;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沿遠海至海岸的方向交錯設置,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分別具有變形腔體。本發明通過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的協同變形,使流體在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之間流通,并帶動發電裝置工作,實現能量的轉化,裝置整體簡單,中間環節少,不但能利用遠海至海岸方向的海浪,還能利用海岸至遠海方向的海浪,能量轉化效率高,電力輸出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波浪能轉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海浪能轉換裝置及海浪能轉換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波浪能作為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對波浪能進行轉化運用。目前,波浪能的轉化方式主要為三種,一是振蕩水柱型,用一個容積固定的、與海水相通的容器裝置,通過波浪產生的水面位置變化引起容器內的空氣容積發生變化,壓縮容器內的空氣,用壓縮空氣驅動葉輪,帶動發電裝置發電。二是機械型,利用波浪的運動推動裝置的活動部分-鴨體、筏體、浮子等,活動部分壓縮中間介質,通過中間介質推動轉換發電裝置發電。三是水流型,利用收縮水道將波浪引入高位水庫形成水位差(水頭),利用水頭直接驅動水輪發電機組發電。這三種轉化方式的中間環節多,效率低,導致電力輸出波動性大,從而影響波浪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海浪能轉換裝置及海浪能轉換方法,以解決現有波浪能轉化方式中間環節多,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海浪能轉換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變形組件、發電裝置、以及第二變形組件;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沿遠海至海岸的方向交錯設置,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分別具有變形腔體。
本發明通過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的協同變形,使流體在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之間流通,并帶動發電裝置工作,實現能量的轉化,裝置整體簡單,中間環節少,不但能利用遠海至近岸方向的海浪,還能利用海岸至遠海方向的海浪,能量轉化效率高,電力輸出穩定。
在初始狀態,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的變形腔體中充滿流體,流體的量能夠滿足第一變形組件的變形腔體不變形,而第二變形組件的變形腔體變形。
海浪從遠海至海岸方向移動時,第一變形組件在海浪的擠壓下變形,使第一變形組件的變形腔體的容積減小,流體從第一變形組件流通至第二變形組件中,第二變形組件的變形腔體在流體的作用下變形,使第二變形組件的容積增大,實現第二變形組件的變形,流體從第一變形組件向第二變形組件流通時,會帶動發電裝置工作,實現波浪能轉換為流體動能再轉化為電能。
海浪從海岸至遠海方向移動時,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的變形過程相反,流體從第二變形組件向第一變形組件流通,此時也會帶動發電裝置工作,實現波浪能轉換為流體動能再轉化為電能。
此外,在較大波浪出現時,波浪會漫過各變形組件,在水下的變形組件不容易受到較大風浪損傷,從而提高抗風浪能力。
進一步地,上述第一變形組件設有與其變形腔體連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入水口,第二變形組件設有與其變形腔體連通的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入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入水口分別設有單向閥;
第一出水口通過第一管道與第二出水口連通;第一入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第二入水口連通,第一管道通過第三管道與第二管道連通;第三管道與發電裝置連通。
本發明的第一變形組件和第二變形組件分別設置出、入水口,并且在相應出、入水口的位置設置單項閥,可以使流體無論在哪種波浪下,在發電裝置中的流通方向相同,從而避免流體在發電裝置中進行正向和逆向運動,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同時減小電力輸出波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欣蓬,未經蔡欣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84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