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扣裝置、帶扣裝置座椅安裝結構和車輛座椅安全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76579.5 | 申請日: | 2020-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66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島津克也;水野義雄;松崎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株式會社東海理化電機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B60R22/18 | 分類號: | B60R22/18;B60R22/26;B60R22/28;B60N2/22;B60N2/06;B60N2/16;B60N2/015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張建濤;陳硯文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座椅 安裝 結構 車輛 安全帶 | ||
本發明涉及帶扣裝置、帶扣裝置座椅安裝結構和車輛座椅安全帶裝置。帶扣裝置包括:帶扣本體,被安裝在三點式座椅安全帶上的舌部要被連接到該帶扣本體;連接構件,該連接構件是柔性的,并且該連接構件具有被連接到帶扣本體的第一縱向端部;和限力器機構,該限力器機構包括卷取軸和能量吸收構件,其中,連接構件的第二縱向端部纏繞在該卷取軸上,該卷取軸在車輛的豎直方向上被支撐在帶扣本體的下方以便能夠相對于車輛座椅或車身旋轉,并且,該能量吸收構件通過卷取軸的旋轉而變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扣裝置、一種用于帶扣裝置的座椅安裝結構和一種車輛座椅安全帶裝置。
背景技術
在日本專利申請特開第2001-322531號(JP 2001-322531 A)中描述的帶扣裝置包括座椅安全帶的舌部被裝配到其中的帶扣本體和沖擊吸收機構。沖擊吸收機構是具有諸如波紋管的柱形構件的管型限力器機構。線材的端部被連接到沖擊吸收機構,并且線材的中間部分被以大致U形纏繞在帶扣本體的纏繞部上。在碰撞的情況下,汽車的乘員倚靠在座椅安全帶上。當施加到帶扣的向前移動力變為預定值或更大時,諸如波紋管的柱形構件在其縱向方向上坍縮,從而允許帶扣本體在向前移動方向上移動。因此,施加到乘員的沖擊得到吸收。
在日本專利申請特開第10-100860號(JP 10-100860 A)中描述的用于汽車座椅安全帶的沖擊吸收器中,座椅安全帶(織帶)的一端被連接到帶扣本體,并且另一端被連接到負荷產生部。負荷產生部是管型限力器機構,其包括柱形外罩(柱形構件)、密封在柱形部的一個開口中的削片部和延伸通過削片部中的通孔的線材。削片部在通孔中具有摩擦阻力部,并且線材通過線材和摩擦阻力部之間的摩擦負荷暫時地固定到削片部。在該沖擊吸收器中,當過大的拉伸力被施加到座椅安全帶時,線材抵抗摩擦負荷地被拉出預定長度,并且座椅安全帶相應地松開。因此,施加到乘員的沖擊得到吸收。
發明內容
在如在以上現有技術中描述的管型限力器機構中,柱形構件趨向于與在沖擊吸收期間帶扣本體的位移(即,沖擊吸收行程)成比例地變得更長。當包括這種長限力器機構的帶扣裝置被布置在車輛座椅的橫向側上的狹窄的間隙中時,在帶扣裝置和包括地板地毯的地板側構件之間的干擾成為問題。特別地,在其中電線被從地板通道側朝向車輛座椅側布線的車輛中,電線、它們的蓋等被布置在地板通道和車輛薄板之間,這使得難以確保用于如上所述地安裝這種帶扣裝置的空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扣裝置、一種用于帶扣裝置的座椅安裝結構和一種車輛座椅安全帶裝置,其提高了具有限力器機構的帶扣裝置在車輛上的可安裝性。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種帶扣裝置。該帶扣裝置包括:帶扣本體,被安裝在三點式座椅安全帶上的舌部要被連接到該帶扣本體;連接構件,該連接構件是柔性的,并且該連接構件具有被連接到帶扣本體的第一縱向端部;以及限力器機構,該限力器機構包括卷取軸和能量吸收構件,其中,該卷取軸在車輛的豎直方向上被支撐在帶扣本體的下方以便能夠相對于車輛座椅或車身旋轉,并且連接構件的第二縱向端部纏繞在該卷取軸上,并且,該能量吸收構件通過卷取軸的旋轉而變形。
根據以上構造,在車輛碰撞的情況下,來自試圖朝向車輛的前側慣性地移動的乘員的負荷經由三點式座椅安全帶和舌部被施加到帶扣本體。柔性連接構件的第一縱向端部被連接到帶扣本體。連接構件的第二縱向端部纏繞在限力器機構的卷取軸上。卷取軸在車輛的豎直方向上被支撐在帶扣本體的下方以便能夠相對于車輛座椅或車身旋轉。當卷取軸被以上負荷旋轉時,連接構件的第二縱向端部被從卷取軸拉出,并且帶扣本體在施加負荷的方向上移位,使得座椅安全帶松開。此時,限力器機構的能量吸收構件變形。從座椅安全帶施加到乘員的沖擊因此得到吸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株式會社東海理化電機制作所,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株式會社東海理化電機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65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