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76043.3 | 申請日: | 2020-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62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郜詩佳;柳嘉潤;張雋;施健峰;張惠平;禹春梅;馬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B23/02 | 分類號: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胡健男 |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p 神經網絡 飛行器 推力 故障 在線 辨識 方法 | ||
1.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根據真實飛行器和其所處的環境,構建飛行器六自由度動力學仿真模型;
(2)設定各個仿真偏差組合,將設定的仿真偏差組合輸入步驟(1)構建的飛行器六自由度動力學仿真模型中;進行步驟(3);
(3)設定各個故障發生時刻與故障程度,將設定的故障發生時刻與故障程度輸入步驟(1)構建的飛行器六自由度動力學仿真模型中;
(4)將步驟(2)設定的仿真偏差組合與步驟(3)設定的各個故障發生時刻與故障程度進行排列組合,得到飛行器六自由度動力學仿真模型在不同情況下的仿真數據,仿真數據包括:加速度、姿態角、姿態角偏差;將不同情況下的仿真數據進行保存;
(5)將不同情況下的仿真數據進行截取,生成數據樣本;根據故障發動機編號以及故障程度設計數據標簽,并對每個數據樣本打標簽;
(6)隨機取(5)中打完標簽的數據的大部分以上劃分為訓練集,其余部分隨機取一半劃分驗證集,另一半劃分為測試集;搭建BP神經網絡;
(7)將步驟(5)中所述訓練集中的數據樣本,輸入步驟(6)搭建的BP神經網絡,進行訓練;采用驗證集中的數據樣本,對訓練過程進行測試,當神經網絡連續N次在驗證集上樣本誤差不下降時,訓練結束,得到訓練結果;
(8)采用測試集中的數據樣本,對訓練結果進行測試,若滿足要求,則將訓練好的BP神經網絡保存,進行步驟(9);若不滿足,則調整步驟(6)中的BP神經網絡隱層個數或隱層中的神經元個數,重新進行訓練;若多次調整后準確率仍不滿足預設要求,則返回步驟(4),重新生成數據樣本;
(9)將步驟(8)中保存的BP神經網絡嵌入飛行器控制計算機中,使用訓練好的BP神經網絡,進行故障在線辨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搭建的BP神經網絡,結構包含一個單隱層和輸出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單隱層共10個神經元,激活函數為Sigmoid函數。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輸出層的共11個神經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輸出層神經元個數為總的故障類別數,即步驟(5)中的總標簽數,激活函數為softmax函數。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層與層之間采用全連接方式。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隨機取(5)中打完標簽的數據的大部分以上劃分為訓練集,具體為:隨機取(5)中打完標簽的數據的2/3以上劃分為訓練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將步驟(5)中所述訓練集中的數據樣本,輸入步驟(6)搭建的BP神經網絡,進行訓練,具體如下:
訓練采用交叉熵作為損失函數,采用梯度下降法進行神經網絡參數的更新,更新神經網絡的權值和偏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考慮飛行器質心運動、擾心運動、結構干擾、氣動力及力矩因素,建立飛行器六自由度動力學仿真模型,生成可信的數據樣本,對BP神經網絡進行訓練。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飛行器推力故障在線辨識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的BP神經網絡為輕量神經網絡,所需計算資源小,能夠嵌入現有飛行控制計算機,進行飛行過程中的故障實時辨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未經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604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混合整流結構的諧振變換器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焊盤結構和印制電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