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5919.2 | 申請日: | 2020-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98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鶴川;王魯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權策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1/04 | 分類號: | B62D1/04;B62D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自動 駕駛 汽車 方向盤 轉動慣量 調節 機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通過第一半環形套和第二半環形套兩端的連接形成環形套,并套設在方向盤的輻條上,兩半環形套的連接是可拆卸連接,這樣可以便于轉動慣量調節機構的安裝和拆卸。第一半環形套和/或第二半環形套中具有容納部,該容納部用于安裝配重件,在駕駛汽車前,用戶可以根據自身手部的握力,向容納部中增加或減少配重件以微調方向盤的重量使其轉動慣量達到安全區間,這樣可以防止系統誤判導致給駕駛員帶來極大的安全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Self-driving automobile)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
目前,為了確保汽車行駛安全,自動輔助駕駛汽車通常會在自動輔助駕駛功能開啟時檢測駕駛員雙手是否脫離方向盤,這個檢測過程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方向盤的轉動慣量檢測辦法是當前的主流。當車輛處于自動輔助駕駛時,方向盤跟隨車輪一起轉動,車輛的CPU會持續采集當前方向盤上的逆向轉動慣量與預設的雙手握住方向盤時產生的轉動慣量值,并進行比較;如果采集到的轉動慣量過小,則表明駕駛員沒有握住方向盤,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將會在若干次提醒之后強行退出;如果轉動慣量過大,則表明駕駛員有意獲取駕駛權,開始主動駕駛,車輛也會退出自動輔助駕駛模式把車輛的控制權交還給駕駛員。
但是,上述檢測辦法存在以下兩個問題:1)對駕駛員雙手握持力度要求較高,手輕或者手滑的駕駛員很容易被判斷為雙手脫離方向盤,即便此時駕駛員的雙手握住方向盤,自動輔助駕駛功能也會意外退出;2)手重的駕駛員握住方向盤的時候則會被車輛CPU誤判為駕駛員意圖獲取駕駛權而退出自動輔助駕駛。由于車輛的轉動慣量傳感上的轉動慣量閥值無法后期人工設置調節,上市兩種情況都會給使用自動輔助駕駛的駕駛員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風險。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兩種情況會給駕駛員帶來極大的安全風險問題,提供一種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
一種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包括:
至少一個緊固件,所述緊固件包括第一半環形套和第二半環形套,所述第一半環形套和所述第二半環形套的兩端均具有連接部,所述第一半環形套兩端的連接部和所述第二半環形套兩端的連接部連接形成環形套,所述環形套套設在所述方向盤的輻條上,所述第一半環形套和/或所述第二半環形套具有容納部;
至少一個配重件,安裝在所述容納部中,用于改變所述方向盤的重量來調節所述方向盤的轉動慣量。
如上所述的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所述第一半環形套兩端的連接部分別具有凸部,所述第二半環形套兩端的連接部分別具有凹部,所述第一半環形套和所述第二半環形套通過所述凸部與所述凹部的相互配合實現連接。
如上所述的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所述緊固件的材質為彈性塑料。
如上所述的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所述彈性塑料為TPE或TPEE。
如上所述的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所述配重件的材質為塑料或不銹鋼。
如上所述的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所述第一半環形套和所述第二半環形套的連接部上均開設有孔,所述孔中安裝有鉛珠,所述鉛珠的直徑大于所述孔的直徑,所述第一半環形套和所述第二半環形套上通過所述鉛珠鑲嵌在所述第一半環形套和第二半環形套兩端連接部的孔中實現連接。
如上所述的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上的轉動慣量調節機構,所述配重件的質量為2g~50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權策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權策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591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