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信息化評價及管理的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74080.0 | 申請日: | 2020-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53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何偉;金小淞;林英撐;劉平凈;梁松紅;伍名美;劉永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39 | 分類號: | G06Q10/0639;G06Q50/20;G06V40/16;G06V40/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20 | 代理人: | 張超 |
| 地址: | 4000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深度 學習 課堂 信息化 評價 管理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信息化評價及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教室為第一次使用時,將所述教室的座位分為多個區域,采集每個區域的坐標數據并存儲到云臺;
加載課程信息,并與當地時間進行同步,當到達課程開始時間時,控制系統自動啟動;
當系統啟動后,對云臺進行控制,并調節攝像頭的角度到可以拍攝到講臺;
對采集的講臺數據進行判斷,當判斷結果為有人時,開始進行考勤操作;
當開始進行考勤操作時,進行所述攝像頭焦距的調節;
分別對劃分的采集區域的靜態圖像進行采集,并將采集的靜態圖像進行傳輸;
使用人臉檢測算法對接收到的靜態圖像中的人臉進行框選,得到所有人臉圖像并進行保存和傳輸;
對所有人臉圖像進行人臉識別考勤得到考勤結果,并調整所述攝像頭的角度至可以采集到教室里的所有學生;
對所有學生進行實時圖像采集,并將采集的實時圖像進行傳輸;
對接收到的實時圖像進行抬頭率識別、表情識別和動作識別,并將識別結果和識別時間以文本形式進行保存以及傳輸;
分析考勤結果、識別結果和識別時間文檔得到課堂質量評定結果的不同指標得分,并根據不同指標得分進行加權平均得出最終的課堂質量評定結果;
其中,課堂質量評定結果的計算過程包括:
課堂評價結果的滿分為Y,出勤率、抬頭率、笑臉率和課堂環節豐富度的權值分別為W1、W2、W3、W4,其中
W1+W2+W3+W4=1;
記出勤率為A,則出勤率得分
SA=A×Y×W1;
記抬頭率為H,抬頭率得分為SH,笑臉率為X,笑臉率得分為SX;
抬頭率得分SH的計算如下:
45分鐘課堂中取后40分鐘的每30秒為一個時間點,第i個時間點抬頭率記為Hi,該時間點抬頭率得分
SHi=Hi×W2×Y/80,
則抬頭率得分
笑臉率得分SX的計算如下:
45分鐘課堂中取后40分鐘,當課堂上第i次識別出笑臉率大于或等于三分之一時開始計時,當笑臉率小于三分之一時停止計時,并將該段時間記為ti;
取持續時間最大值為5分鐘,記笑容時間段總數為n,則笑臉率得分
當時取最大值5;
記課堂環節豐富程度得分為ST,記教師講課、師生互動、課堂作業的分值分別為s1、s2、s3,師生互動中的學生自主回答問題和老師點名回答問題的分值分別為f1和f2,則課堂環節豐富程度得分
ST=(s1+s2×max(f1,f2)+s3)×Y×W4;
當堂課程結束后,完成上述指標計算,則課堂總體質量評價結果
S=SA+SH+SX+S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信息化評價及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接收到所有人臉圖像后,加載人臉識別網絡模型,將所有人臉圖像與保存的正面人臉照片進行比對識別,將識別后的學生姓名和識別時的時間以文檔形式進行保存;
將文檔中的學生姓名和存儲的學生信息進行匹配,得到考勤結果并進行保存;
將考勤結果中的學生信息與存儲的選擇課程的學生信息進行對比,得到缺勤結果;
將識別的人數和記錄的課程人數進行對比,得出當堂課程的出勤率指標,并根據課堂總分數得到出勤率得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信息化評價及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接收到實時圖像后,加載抬頭識別網絡模型、表情識別網絡模型和動作識別網絡模型;
對實時圖像每30秒等間隔取一幀進行抬頭率識別、表情識別和動作識別,得到識別結果和識別時間,并以文本形式保存和傳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信息化評價及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接收到的識別結果和識別時間文檔;
通過每30秒識別到的抬頭人數與總人數的比值得到每30秒的抬頭率,將課程后40分鐘內的每30秒抬頭率進行平均值計算,得到當堂課程的抬頭率得分;
通過每30秒識別到的笑臉人數與總人數的比值得到每30秒的笑臉率,當笑臉率大于或等于三分之一時開始計時,當笑臉率小于三分之一時停止計時,統計時段數,進行計算得到當堂課程的笑臉率得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40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