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赤鰭笛鯛的室外生態池塘人工育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74041.0 | 申請日: | 2020-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40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蔡有森;蔡春有;黃春仁;蔡建順;李偉;蔡四川;蔡金泉;蔡惠明;張國慶;蔡智懷;王景寶;羅磊;蔡藝新;李偉峰;劉賜福;陳藝斌;吳光燦;陳猛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G33/00;A23K50/80;A23K10/22;A23K10/30;A23K10/20;A23K10/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文小花 |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三亞市河西區***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赤鰭笛鯛 室外 生態 池塘 人工 育苗 方法 | ||
1.一種赤鰭笛鯛的室外生態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室外池塘,所述池塘內四周養殖菊花心江蘺,菊花心江蘺養殖面積為池塘面積的1/20~1/10;所述池塘底部鋪設火山巖石、蛭石和麥飯石,其粒徑分別為3~5cm、2~3cm和0.5~1.5cm,每平方鋪設量為1.5~2.5kg;
(2)在仔魚開口前,接種小球藻5-10萬個/mL、金藻2-4萬個/mL至池塘,池塘內的水質穩定后,將赤鰭笛鯛仔魚投放至所述池塘,投放密度為3~5萬尾/畝;
(3)仔魚開口后第1-5天,每天投喂牡蠣幼蟲,投喂密度為4-6個/mL,同時并潑灑椰汁,所述椰汁為每畝使用1~2kg椰肉榨汁制得;所述椰汁由椰肉采用0.5~1重量倍水榨汁、過濾,得椰汁和椰肉渣;
(4)第6-10天,每天投喂輪蟲,投喂密度為6-8個/mL,同時投喂玉米粉,每畝投喂量為2~3kg;
(5)第11-20天,每天投喂太陽蟲,投喂密度為8-10個/mL,同時投喂魚腥草椰肉復合發酵飼料,每畝投喂量為3~5kg;
(6)第21-40天,每天投喂雜魚肉糜,每畝投喂量為6~10kg,每周潑灑0.5~0.8kg/畝龍須菜干藻粉,收獲赤鰭笛鯛魚苗;
所述魚腥草椰肉復合發酵飼料由魚腥草和椰肉渣混合發酵制得,使用發酵劑為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得:酵母菌25%、植物乳桿菌15%、蛋白酶25%和纖維素酶35%;
所述魚腥草椰肉復合發酵飼料使用椰肉渣為步驟(3)椰肉榨汁后得到的椰肉渣;
發酵溫度30~40℃,發酵時間為24~36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赤鰭笛鯛的室外生態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巖石、蛭石和麥飯石的重量比為2~4:1~3:0.5~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赤鰭笛鯛的室外生態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藻和金藻的密度比為8: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赤鰭笛鯛的室外生態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雜魚肉糜由羅非魚和小銀魚混合絞制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未經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404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毫米波雷達傳感器
- 下一篇:彩膜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