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時用水數據采集方法及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73834.0 | 申請日: | 2020-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22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甘振華;包琴;鄒復民;廖律超;張美潤;石志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F15/06 | 分類號: | G01F15/06;G01F1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段惠存 |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時 數據 采集 方法 終端 | ||
1.一種實時用水數據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S1、掃描干簧管;
S2、判斷所述干簧管的脈沖累計數是否到達預設脈沖數,若是,則執行步驟S3,否則回到步驟S1;
S3、記錄當前時間,開啟相機進行拍照,以得到實時用水數據;
所述步驟S1具體為:
掃描雙干簧管組件,所述雙干簧管組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干簧管和第二干簧管,所述第一干簧管和所述第二干簧管依次位于一磁性指針進行順時針轉動的轉動路徑上;
所述步驟S2具體為:
判斷所述雙干簧管組件內任意一個干簧管是否產生脈沖,若是,則判斷所產生的脈沖是否能形成有效脈沖圈數,若是,則對所述有效脈沖圈數進行累加計算,所述有效脈沖圈數是指所述磁性指針在順時針轉動過程中依次觸發所述第一干簧管、所述第二干簧管并再次觸發所述第一干簧管,且觸發所述第一干簧管到觸發所述第二干簧管的時間小于觸發所述第二干簧管到再次觸發所述第一干簧管的時間;
判斷所述干簧管的有效脈沖圈數是否到達預設脈沖圈數,若是,則執行步驟S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實時用水數據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判斷所述干簧管的有效脈沖圈數是否到達預設脈沖圈數,若是,則執行步驟S3”具體為:
判斷所述干簧管的有效脈沖圈數是否到達預設脈沖圈數,若是,則判斷所述干簧管是否處于脈沖停止狀態,若是,則執行步驟S3;
若所述干簧管的有效脈沖圈數未達到預設脈沖圈數,則回到步驟S1;
若所述干簧管未處于脈沖停止狀態,則繼續判斷所產生的脈沖是否能形成有效脈沖圈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實時用水數據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的所述雙干簧管組件和所述磁性指針安裝于0.01立方米刻度上;
所述步驟S2中“判斷所述干簧管的有效脈沖圈數是否到達預設脈沖圈數,若是,則執行步驟S3”具體為:
判斷所述干簧管的有效脈沖圈數是否大于10,若是,則保存用水量的小數點數據,否則回到步驟S1;
判斷所述干簧管的有效脈沖圈數是否大于100,若是,則重新刷新所述用水量的小數點數據,之后執行步驟S3,否則回到步驟S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實時用水數據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還包括:掃描定時器;
所述步驟S2具體為:
判斷所述定時器的計時時間是否到達預設拍照時間,若是,則執行步驟S3,否則判斷所述干簧管的脈沖累計數是否到達預設脈沖數,若是,則執行步驟S3,否則回到步驟S1。
5.一種實時用水數據采集終端,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以下步驟:
S1、掃描干簧管;
S2、判斷所述干簧管的脈沖累計數是否到達預設脈沖數,若是,則執行步驟S3,否則回到步驟S1;
S3、記錄當前時間,開啟相機進行拍照,以得到實時用水數據;
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的所述步驟S1時具體實現以下步驟:
掃描雙干簧管組件,所述雙干簧管組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干簧管和第二干簧管,所述第一干簧管和所述第二干簧管依次位于一磁性指針進行順時針轉動的轉動路徑上;
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的所述步驟S2時具體實現以下步驟:
判斷所述雙干簧管組件內任意一個干簧管是否產生脈沖,若是,則判斷所產生的脈沖是否能形成有效脈沖圈數,若是,則對所述有效脈沖圈數進行累加計算,所述有效脈沖圈數是指所述磁性指針在順時針轉動過程中依次觸發所述第一干簧管、所述第二干簧管并再次觸發所述第一干簧管,且觸發所述第一干簧管到觸發所述第二干簧管的時間小于觸發所述第二干簧管到再次觸發所述第一干簧管的時間;
判斷所述干簧管的有效脈沖圈數是否到達預設脈沖圈數,若是,則執行步驟S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工程學院,未經福建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38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