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銑刀對刀檢測電路及一種微銑刀對刀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3053.1 | 申請日: | 2020-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1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勇斌;胡波;劉廣民;李建原;袁偉然;荊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3Q17/22 | 分類號: | B23Q17/22;G01B7/00;G01B7/0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專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長明;韓志英 |
| 地址: | 621999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銑刀 檢測 電路 方法 | ||
1.一種微銑刀對刀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檢測電路包括依次串聯的電源E、限流電阻R0、二極管VD2、分壓電阻R1、可調分壓電阻R2,其中,二極管VD2的正極與限流電阻R0連接,二極管VD2的負極與分壓電阻R1連接;還包括并聯在可調分壓電阻R2兩端的電容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銑刀對刀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E為脈沖電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銑刀對刀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檢測電路還包括穩壓二極管VD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微銑刀對刀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穩壓二極管VD1負極連接限流電阻R0,穩壓二極管VD1正極連接二極管VD2的正極。
5.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微銑刀對刀檢測電路的微銑刀對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銑刀對刀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由機床控制系統控制安裝有微銑刀的運動軸,使微銑刀位于工件的上方,任意選取工件的上表面的四個點;
b.放電感知:控制微銑刀朝工件靠近,當微銑刀和工件之間的距離達到處于火花放電狀態的放電間隙時,通過檢測可調分壓電阻R2兩端的電壓,作為機床控制系統的輸入,機床控制系統輸出控制信號,并控制運動軸停止進給;
c.記錄運動軸停止時工件的上表面的四個點坐標值Z1、Z2、Z3和Z4;
d.當Z1=Z2=Z3=Z4時,多次控制運動軸,使微銑刀依次位于工件的左側、右側、后側、前側,重復步驟(b),分別記錄運動軸停止時工件的左側邊、右側邊、后側邊、前側邊的坐標值X1、X2、Y1、Y2;
e.當Z1、Z2、Z3、Z4不相等時,通過工件夾具上的調節螺釘調整工件的三維空間姿態,重復步驟(a)、步驟(b)進行多次測量,直至Z1=Z2=Z3=Z4,重復步驟(d);
f.計算工件坐標系原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坐標值X、Y;
g.進行微銑刀退刀回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銑刀對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銑刀對刀方法包括首先將微銑刀連接于限流電阻R0遠離微能脈沖電源E的一端,工件連接微能脈沖電源E的另一端。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銑刀對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f)中,所述的工件坐標系原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坐標值X、Y為:
X=(X1+X2)/2;Y=(Y1+Y2)/2。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銑刀對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床控制系統控制運動軸的控制過程分為快進、慢進和快退三個過程,分別對應微銑刀粗對刀、精對刀、回退三個模式。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銑刀對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b)為精對刀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305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