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烯、聚苯胺和滌綸復合導電纖維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2777.4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2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廷;趙春香;王燕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M11/74 | 分類號: | D06M11/74;D06M15/61;D06M11/38;D06M13/188;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27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苯胺 滌綸 復合 導電 纖維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石墨烯、聚苯胺和滌綸復合導電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滌綸纖維進行清洗,然后放入石墨烯分散液中,再加入苯胺單體原位聚合,產物清洗干燥即可。
2.一種石墨烯、聚苯胺和滌綸復合導電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為:
S1:清洗滌綸纖維表面的油脂和污漬:取未處理的滌綸纖維,放入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在功率為200W的超聲波清洗機中超聲30min,然后用去離子水反復清洗,85℃下干燥12h;
S2:將S1得到的滌綸纖維浸入20g/L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堿減量處理,在95℃反應90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先后使用5vol.%醋酸溶液和蒸餾水進行清洗,最后在85℃下烘干,得到堿處理滌綸纖維;
S3:將0.1~10g石墨烯加入到100mL 1.0mol/L的鹽酸溶液中,超聲30min,制備成石墨烯的鹽酸分散液,然后將2g苯胺單體以及2g堿處理滌綸纖維加入到48mL的石墨烯的鹽酸分散液中,超聲30min,在5℃溫度下滴加過硫酸銨鹽酸混合溶液,控制過硫酸銨與苯胺單體的質量比為1.5:0.01~5,使得苯胺單體在預處理后的滌綸纖維表面進行聚合,反應110min后,將反應產物用去離子水反復清洗,直至清洗液呈無色透明,85℃干燥,制備得石墨烯、聚苯胺和滌綸復合導電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石墨烯、聚苯胺和滌綸復合導電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滌綸纖維為普通紡織用滌綸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石墨烯、聚苯胺和滌綸復合導電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滌綸纖維與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的質量體積比為2g:100mL。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石墨烯、聚苯胺和滌綸復合導電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丙酮的質量比為1:1。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石墨烯、聚苯胺和滌綸復合導電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石墨烯為采用微摩擦磨損制備的石墨烯,層數為5層以下,片徑尺寸為4μm以下,平均電導率為3.972×105S/m。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石墨烯、聚苯胺和滌綸復合導電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過硫酸銨鹽酸混合溶液中,鹽酸的摩爾濃度為1.0mol/L,體積為50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科技大學,未經黑龍江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277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多模式行走底盤的移動式搬運平臺
- 下一篇:一種綠色高效生態印染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D06M 對纖維、紗、線、織物、羽毛或由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進行D06類內其他類目所不包括的處理
D06M11-00 用無機物或其配合物處理纖維、紗、線、織物或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和機械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如絲光
D06M11-01 .用氫、水或重水;用金屬氫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們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鹵素;用氫鹵酸或其鹽,用氧化物或鹵素的含氧酸或其鹽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過化合物;從具有兩性元素—氧鍵的陰離子衍生的鹽
D06M11-51 .用硫、硒、碲、釙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