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活性焦脫硫富氣資源化制取亞硫酸鈉的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2611.2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03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蘇榮榮;劉國鋒;劉曉敏;李轉麗;鄧松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航泰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D5/14 | 分類號: | C01D5/14;B01D53/02;B01D53/74;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劉春成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性 脫硫 資源 制取 亞硫酸鈉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活性焦脫硫富氣資源化制取亞硫酸鈉的系統及方法,系統包括:預處理系統,用于對再生氣體凈化、降溫和氣固分離;反應回收系統,包括反應單元和回收單元,所述反應回收系統的反應單元與所述預處理系統的氣體出口連接,用于反應合成并回收亞硫酸鈉;蒸發濃縮系統,用于對所述反應單元產生的亞硫酸鈉漿液循環蒸發濃縮,經過蒸發濃縮后的亞硫酸鈉漿液從所述回收單元入口進入,以進行回收處理;尾氣處理系統,吸收所述尾氣中的二氧化硫以及粉塵。方法包括:再生氣體的預處理;產品的合成、蒸發濃縮和回收;尾氣處理。本發明的系統能耗低、純度高,適應連續性生產要求,吸收凈化效果好,用水量少,SO2損失率低,系統獨立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行業干法活性焦脫硫脫硝富氣資源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活性焦脫硫富氣資源化制取亞硫酸鈉的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我國鋼鐵企業,大氣污染物治理措施可大致總結為三大類:1.原料控制,煙氣減排的基礎條件;2.燒結過程控制,煙氣減排的有效手段;3.煙氣末端治理,煙氣治理的終極手段與最終保障。在以上三種治理措施中,人們往往更關注煙氣末端治理。目前,燒結煙氣末端治理主要有活性焦脫硫脫硝一體化、煙氣脫硫(濕法、干法、半干法)+中低溫SCR脫硝一體化等技術。
煙氣脫硫(濕法、干法、半干法)+中低溫SCR脫硝一體化一般是將燒結煙氣末端通過煙氣處理系統進行煙氣的處理,通過吸收去除煙氣中有害物質SO2和NOx,尾氣吸收處理后的物質無法循環再利用;干法活性焦脫硫脫硝技術是利用活性焦對煙氣中的SO2和NOx進行吸附,并在450℃下對活性焦進行解析,得到濃度較高的氣體,這些濃度較高的氣體統稱為活性焦再生氣體,再生氣體即是活性焦的脫硫富氣,再生氣體的主要成分見下表:
干法活性焦脫硫脫硝技術產生的再生氣體含有較多的SO2氣體,將活性焦通過吸附解析得到高濃度SO2氣體,若能將高濃度的SO2氣體合理利用,作為工業制備原料,制備成工業用鹽亞硫酸鈉,燒結煙氣資源化再利用,降低環境污染,對于工業化生產過程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的改進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活性焦脫硫富氣資源化制取亞硫酸鈉的系統及方法,以解決目前鋼鐵生產過程中燒結煙氣利用率低,無法回收利用污染煙氣,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活性焦脫硫富氣資源化制取亞硫酸鈉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預處理系統,用于對再生氣體凈化、降溫和氣固分離,得到二氧化硫純度變高的預處理后氣體;
反應回收系統,包括反應單元和回收單元,所述反應回收系統的反應單元與所述預處理系統的氣體出口連接,用于反應合成并回收亞硫酸鈉;
蒸發濃縮系統,所述蒸發濃縮系統與所述反應單元的出口連接,用于對所述反應單元產生的亞硫酸鈉漿液循環蒸發濃縮,經過蒸發濃縮后的亞硫酸鈉漿液從所述反應回收系統的回收單元入口進入,以進行回收處理;
尾氣處理系統,所述尾氣處理系統與所述反應回收系統的尾氣出口連接,用于對所述反應回收系統中產生的尾氣凈化處理,以進一步吸收所述尾氣中的二氧化硫以及粉塵。
在如上所述的活性焦脫硫富氣資源化制取亞硫酸鈉的系統,優選,所述預處理系統包括:洗滌器,用于凈化氣體以去除再生氣體中SO3、HCl、HF及粉塵,同時實現氣體降溫和氣液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航泰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航泰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26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輪夾持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高溫激發的巖石表面強親水潤濕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