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膠粒透水瀝青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72062.9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31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查顯衛;周江;孟會含;黃建波;肖飛鵬;王金剛;郭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6/26 | 分類號: | C04B26/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劉春成;劉素霞 |
| 地址: | 230009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生 膠粒 透水 瀝青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再生膠粒透水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基質瀝青加熱到130-170℃,邊攪拌邊加入增延劑,隨后加入SBS和復合穩定劑,維持溫度不變繼續攪拌,得到改性瀝青混合物;
步驟S1中所述增延劑為橡膠油;
所述復合穩定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硫磺粉60份、有機硫25份、聚乙烯醇1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15份及納米氧化鋅5份;
以所述基質瀝青的質量為參考計算,所述增延劑的摻量為2.5%;所述SBS的摻量為6%;所述復合穩定劑的摻量為0.15%;
S2,將步驟S1中的得到的所述改性瀝青混合物置于膠體磨中剪切,在150℃下進行儲存發育7h,最終得到SBS改性瀝青;
S3,將再生膠粒加入步驟S2中得到的所述SBS改性瀝青中,加熱至190℃條件下攪拌,得到SBS再生膠粒改性瀝青;
步驟S3中所述再生膠粒為舊輪胎膠粉顆粒;所述舊輪胎膠粉顆粒的粒徑范圍為10~60目;
以所述基質瀝青的質量為參考計算,步驟S3中所述再生膠粒的摻量為10%;
S4,將配合料置于拌和機中加熱至185℃~200℃,進行干拌10-25s,然后將步驟S3中得到的所述SBS再生膠粒改性瀝青加入拌和機中,進行濕拌15-35s,制備出再生膠粒透水瀝青混凝土;
步驟S4中所述配合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份:消石灰2%,余量為集料;
所述集料包括15-20mm玄武巖,10-15mm玄武巖,5-10mm玄武巖,3-5mm玄武巖,0-3mm軋制石灰巖及石灰巖礦粉;
所述配合料包括級配PAC20配合料、PAC16配合料、PAC13配合料、PAC10配合料;
PAC20配合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份:石灰巖礦粉為3%、消石灰為2%、0-3mm的軋制石灰巖為4%~10%、3-5mm的玄武巖為33%~39%、10-25mm的玄武巖為52%;所述SBS再生膠粒改性瀝青與PAC20配合料的質量比為4.7%~6%;
PAC16配合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份:石灰巖礦粉為3%、消石灰為2%、0-3mm的軋制石灰巖為4%~10%、5-10mm的玄武巖為30%~36%、10-15mm的玄武巖為55%;所述SBS再生膠粒改性瀝青與PAC16配合料的質量比為4.7%~6%;
PAC13配合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份:石灰巖礦粉為3%、消石灰為2%、0-3mm的軋制石灰巖為4%~12%、5-10mm的玄武巖為53%~61%、10-15mm的玄武巖為30%;所述SBS再生膠粒改性瀝青與PAC13配合料的質量比為5%~6.5%;
PAC10配合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份:石灰巖礦粉為3%、消石灰為2%、0-3mm的軋制石灰巖為0~8%、3-5mm的玄武巖為29%~37%、5-10mm的玄武巖為58%;所述SBS再生膠粒改性瀝青與PAC10配合料的質量比為5%~6.5%。
2.一種如權利要求1任一項所述的再生膠粒透水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所制備而成的再生膠粒透水瀝青混凝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同濟大學,未經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2062.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接觸凹槽形成方法及半導體
- 下一篇:大蔥包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