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骨科利用磁流體對骨折部位固定的器械及固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1114.0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676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舒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羽源洋(寧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5/058 | 分類號: | A61F5/058;H01F5/00;H01F1/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骨科 利用 流體 骨折 部位 固定 器械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骨科利用磁流體對骨折部位固定的器械及固定方法,包括第一貼片、磁流體液囊層、充磁線圈層、磁場保持層及第二貼片,磁流體液囊層嵌設有柔性電容器,磁流體液囊層上設有呈網狀的容納槽,磁流體液囊層在容納槽形成的每個網格上均設置有容納孔;充磁線圈層設有充磁線圈單元,充磁線圈單元分別對應嵌入容納孔內,并與柔性電容器電性連接;磁場保持層設有鐵氧體單元,鐵氧體單元伸入充磁線圈單元內;本發利用磁流體磁場固化效應使磁流體形成包覆于骨折部位的一張網狀剛性體,從而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快速固定,利于及時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有效可靠保護,固定和拆卸速度快,操作簡單,避免固定和拆卸過程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固定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骨科利用磁流體對骨折部位固定的器械。
背景技術
骨折是人體在外力作用下骨結構發生斷裂的一種外科傷害,對于骨折患者的轉移和治療,第一步往往是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以避免在傷員轉移過程中造成對骨折部位的二次傷害。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用剛性夾板靠接在骨折部位,然后采用綁扎帶進行綁扎固定,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下,在綁扎固定過程中增加患者痛苦,而且綁扎過程手法對固定效果影響很大,無法對患處進行可靠有效的保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點,提供一種骨科利用磁流體對骨折部位固定的器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骨科利用磁流體對骨折部位固定的器械,包括第一貼片、磁流體液囊層、充磁線圈層、磁場保持層以及用于與第一貼片相互配合粘接的第二貼片,所述磁流體液囊層設于第一貼片表面,所述充磁線圈層設于磁流體液囊層表面,所述磁場保持層設于充磁線圈層表面,所述第二貼片設于磁場保持層表面;
所述磁流體液囊層的一端嵌設有柔性電容器,所述磁流體液囊層上設有呈網狀的且用于存儲磁流體的容納槽,所述磁流體液囊層在容納槽形成的每個網格上均設置有容納孔;
所述充磁線圈層上對應每個容納孔分別設有充磁線圈單元以及與充磁線圈單元的軸線重合的圓孔,每個所述充磁線圈單元分別對應嵌入容納孔內,并分別與柔性電容器電性連接;
所述磁場保持層上對應每個容納孔分別設有鐵氧體單元,每個所述鐵氧體單元的自由端對應穿過圓孔后伸入充磁線圈單元內。
其中,所述第一貼片為毛面魔術貼,所述第二貼片為勾面魔術貼;或者所述第一貼片為勾面魔術貼,所述第二貼片為毛面魔術貼。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磁流體充入磁流體液囊層上形成網狀結構,然后利用磁流體磁場固化效應使磁流體從液體狀固化成具有一定剛度的固態,從而形成包覆于患者骨折部位的一張網狀剛性體,從而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快速固定,利于及時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有效可靠保護,固定和拆卸速度快,操作簡單,避免固定和拆卸過程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另外,本發明利用網狀結構的磁流體配合網格排列的充磁線圈單元、鐵氧體單元,使磁流體固化后各個部位交聯受力,具有較高的剛度,利于對骨折部位進行可靠保護,固定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應用本發明時的使用狀態圖;
圖3是本發明中磁流體液囊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充磁線圈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磁場保持層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第一貼片;2-磁流體液囊層;21-容納槽;22-容納孔;3-充磁線圈層;31-充磁線圈單元;32-圓孔;4-磁場保持層;41-鐵氧體單元;5-第二貼片;6-柔性電容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羽源洋(寧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羽源洋(寧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11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