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帕金森病情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70127.6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28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清華;文劍;林奕斌;蔡梟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G16H40/67 | 分類號: | G16H40/67;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蔣杰 |
| 地址: | 541001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帕金森 病情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帕金森病情監測系統,包括監測終端和服務器;監測終端用于獲取自接收到來電信號至獲取到掛斷信號期間的終端運動數據以及獲取接通信號時的電話接通時刻t2;將終端運動數據以及接聽信號時的電話接聽時刻發送給服務器;服務器用于根據終端運動數據確定電話拿起時刻t1和電話拿至耳邊時刻t3;根據電話拿起時刻t1和電話接通時刻t2確定接通準備時長T1;根據電話接通時刻t2和電話拿至耳邊時刻t3確定接聽準備時長T2。能夠監測客戶手部接聽電話時所產生的電話運動數據,通過運動數據來確定接通準備時長和接聽準備時長,得到主要癥狀的監測結果,提高監測的效率,以達到減少醫護人員工作時間和降低監測成本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醫療監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帕金森病情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現今,帕金森氏病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被確診的平均年齡為62歲。在未來的20年里,隨著世界老齡化人口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將會遭受該病癥的困擾。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對于該病癥并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對于該病癥的早期確診然后采取一些健康護理方法對于延緩該病嚴重的運動障礙癥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于帕金森氏病的早期診斷主要借助于對常發生在手部的震顫癥狀的準確偵測。現今臨床上對震顫癥狀的監測依賴一些主觀的方法,比如UPDRS量表,但是,讓醫護人員主動觀察這類人群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一些采用慣性傳感器設備的方式不僅使用不方便而且成本極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帕金森病情監測系統。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帕金森病情監測系統,包括具有通話功能的監測終端和服務器;
所述監測終端用于獲取自接收到來電信號至獲取到掛斷信號期間的終端運動數據以及獲取接通信號時的電話接通時刻t2;
將所述終端運動數據以及接聽信號時的電話接聽時刻發送給服務器;
所述服務器用于根據所述終端運動數據確定電話拿起時刻t1和電話拿至耳邊時刻t3;
根據所述電話拿起時刻t1和所述電話接通時刻t2確定接通準備時長T1;根據所述電話接通時刻t2和電話拿至耳邊時刻t3確定接聽準備時長T2。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監測客戶手部接聽電話時所產生的電話運動數據,通過運動數據來確定電話被使用者拿起至按下接聽鍵的接通準備時長,以及確定使用者從按下接聽鍵至電話移動至使用者耳邊的接聽準備時長,得到主要癥狀的監測結果,提高監測的效率,以達到減少醫護人員工作時間和降低監測成本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帕金森病情監測系統的模塊框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監測終端的模塊框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服務器的模塊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帕金森病情監測系統的模塊框圖。
如圖1所示,一種帕金森病情監測系統,包括具有通話功能的監測終端和服務器;
所述監測終端用于獲取自接收到來電信號至獲取到掛斷信號期間的終端運動數據以及獲取接通信號時的電話接通時刻t2;
將所述終端運動數據以及接聽信號時的電話接聽時刻發送給服務器;
所述服務器用于根據所述終端運動數據確定電話拿起時刻t1和電話拿至耳邊時刻t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未經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01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