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次托換的建筑物移位逆作式施工結構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9857.4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49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永;黃軍;束學智;章柏林;彭勇平;邱會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8 | 分類號: | E02D27/48;E02D27/14;E02D29/055;E04G2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200336 上海市金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次 建筑物 移位 逆作式 施工 結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多次托換的建筑物移位逆作式施工結構及施工方法,采用多次托換的工藝,先施工上托盤梁,此過程為完成結構的第一次托換,然后利用上托盤梁及上部結構自重靜壓錨桿靜壓樁,將上部結構通過托盤梁托換至靜壓樁,此過程完成二次托換,然后大面積開挖托換梁以下土方,施工下滑道梁,切割樁基礎后,上部結構通過上托盤梁托換至下滑道梁上,此過程完成第三次托換,本發明利用靜壓樁基礎代替原有淺基礎,上部結構荷載傳遞至深層土體中,下滑道梁范圍土方開挖時不受土體不受擾動;下滑道梁底標高不受基礎底標高的限制;施工過程中每個環節均有可靠的受力及傳力途徑,大大提高施工過程中上部結構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物整體平移的施工工藝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多次托換的建筑物移位逆作式施工結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物移位土建準備工作包含土方開挖、上托盤梁施工、下滑道梁施工,主要目的為將上部結構荷載通過上托盤梁托換至下滑道梁上,一般主要的施工工藝為順作式施工工藝,順序為土方直接開挖至下滑道梁底、施工下滑道梁、施工上托盤梁,托換過程為上部結構荷載直接通過上托盤梁一次性托換至下滑道梁上。
此種順作式施工工藝適用于基礎埋深較深的建筑平移工程,一般為新建建筑,如果應用于基礎埋深較淺的具有保留價值的文物建筑移位工程會遇到如下的問題:
下滑道梁的基底埋標高于原建筑的基底埋深,如先施工下滑道梁會擾動原建筑基礎,此時順作法土方開挖時帶來上部結構不均勻沉降等安全隱患;保證下滑道梁的基底標高高于原建筑的基底埋深,這種情況需要將上托盤梁標高提高,會高出室內±0.00標高,此時順作法會破壞損傷有保留價值的±0.00以上的建筑部位,從保護文物的角度考慮這是不允許的。
綜上所述,此種順作式一次性托換施工工藝應用于淺埋基礎的文物建筑物時會帶來上部結構不均勻沉降的風險或對室內地坪以上保留部位的損傷。因此,亟待一種改進的技術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基礎埋深淺、建設年代久遠、有保留價值的文物建筑,為了保證在每個施工環節將有可靠的受力及傳力途徑,保證施工過程中上部結構的安全,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多次托換的逆作式施工方法。即保證施工過程上部結構及基礎的安全,又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可以不損傷有文物價值的建筑部位,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多次托換的建筑物移位逆作式施工結構,包括上托盤梁、靜壓樁、下滑道梁及滑動裝置,所述上托盤梁上表面設置有上部結構,所述上托盤梁下表面與若干滑動裝置相連,所述滑動裝置與下滑道梁活動相連,在移動前所述上托盤梁還通過托換靜壓樁進行支撐。
優選的,所述上托盤梁上開有若干壓樁孔,所述上托盤梁上所開壓樁孔的孔徑與靜壓樁相匹配。
優選的,所述靜壓樁為臨時托換措施,所述靜壓樁為鋼樁或混凝土樁其中任意一種或多種,所述靜壓樁的形狀為方形或圓形任意一種或多種。
優選的,所述下滑道梁截面為“T”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滑動裝置內部設置有高承重的支撐滾輪,所述滑動裝置與下滑道梁頂端相配合。
優選的,包括以下步驟:
S1、開挖上托換梁范圍土方,至上托盤梁梁標高,且不超過原有基礎底標高;
S2、施工上托盤梁結構并養護至設計強度;
S3、利用上托盤梁提供反力靜壓錨桿靜壓樁;
S4、錨桿靜壓樁與上托盤梁連接;
S5、開挖下滑道梁范圍的土方,開挖至下滑道梁底標高;
S6、下滑道梁施工;
S7、安裝滑動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985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