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介孔分子篩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9087.3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12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于玉奪;杜寶磊;李雪;謝恒來;宋松;王金書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玉皇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9/03 | 分類號: | B01J29/03;B01J29/04;C07D213/12;C07D213/16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張貴賓 |
| 地址: | 27451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子篩 催化劑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催化技術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介孔分子篩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及應用。該介孔分子篩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鎳鹽、鋅鹽和鎢鹽用蒸餾水混合溶解,水浴加熱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將介孔分子篩顆粒置于坩堝中,向坩堝中緩慢滴加混合溶液,并持續攪拌至滴加完成;將坩堝置于動態干燥器中干燥,然后放入烘箱烘干,最后轉入馬弗爐焙燒,得到產品。本發明采用具有介孔結構的分子篩,孔徑尺寸合適,有利于減少內擴散,提高反應產物的選擇性,大幅減少積碳,使吡啶堿的轉化率與選擇性均得到大幅提高,吡啶堿總收率最高達到85%以上。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催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介孔分子篩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及應用。
(二)背景技術
吡啶堿類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作為生產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品的中間體,廣泛應用于農藥、醫藥的合成領域。
吡啶堿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提煉法,另一種是催化合成法。吡啶堿類最早由煤焦油、骨油中提煉而出,但由于產量太小且提純困難,逐漸被催化合成工藝取代。從1924年Chichbabin提出了以醛和氨為反應原料,大規模生產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工業方法,到進入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催化合成法已成為吡啶堿的主要生產方法。隨著催化技術領域的發展,不斷嘗試不同催化劑的改性和創新,吡啶堿化合物的收率已經提高到80%。后來又出現了以醇、烯烴、炔烴等為原料催化合成吡啶堿的合成方法,但工藝尚不成熟而且收率較低。目前,世界上95%的吡啶堿類化合物主要仍然是以醛和氨作為原料,經催化合成而得。醛-氨縮合制備吡啶堿方法眾多,但多數存在催化劑穩定性差以及產品收率低、組分復雜,分離困難等缺點。
題為“吡啶堿的合成及其催化劑”的美國專利US5218122(1993)披露了以鎢、鋅或錫改性的晶型沸石作為吡啶堿合成的催化劑。在甲醛/乙醛摩爾比為1、氨氣/醛摩爾比為1.2、反應溫度450℃的反應條件下,鎢改性催化劑的吡啶收率為32%,3-甲基吡啶的收率為16%,2-甲基吡啶的收率為1%;在同樣的反應條件下,鋅或錫改性的催化劑其吡啶收率為34%,3-甲基吡啶的收率為14%,2-甲基吡啶的收率為1%;同時用鋅和錫改性的催化劑其吡啶收率為34%,3-甲基吡啶的收率為16%,2-甲基吡啶的收率為1%。由此看見,雖然上述方法合成的吡啶及3-甲基吡啶中2-甲基吡啶含量很少,而且4-甲基吡啶幾乎沒有,但吡啶及3-甲基吡啶的總收率較低僅為50%。
肖國民等在中國專利CN1631536A披露了以鉛,鈷和鈀對ZSM-5催化劑進行改性,在連續流動固定床中,空速為1000h-1,甲醛/乙醛/氨摩爾比為1/2/4,反應溫度450℃的反應條件下,鉛(2w%),鈷(10w%)和鈀(0.01w%)改性的ZSM-5(SiO2/Al2O3摩爾比為150)催化劑,吡啶收率為55%,總收率為72%,再生周期為24小時。其它條件相同,鉛(12.5w%)、鈷(2w%)和鈀(0.2w%)改性的ZSM-5(SiO2/Al2O3摩爾比為150)催化劑,吡啶收率為70%,總收率為87%,再生周期為48小時。
毛東森等在專利CN1263741C中使用鈷、鉛對ZSM-5催化劑進行改性,在內徑為16毫米,長度為500毫米的不銹鋼固定床反應器中,在空速3000h-1、氨氣/醛的摩爾比為3.0、反應溫度450℃、壓力0.1MPa條件下,吡啶收率為55.5%,2-甲基吡啶收率為0.5%,3-甲基吡啶收率為25%,4-甲基吡啶收率0%,總收率為81%。
徐龍伢等在專利CN100577286中使用ZSM-5和MCM-49復合分子篩負載金屬Ti,裝入流化床反應器內,在N2氣氛下升溫到500℃活化,在反應溫度450℃、乙醛/甲醛/氨摩爾比1/1/2、重量空速0.3h-1的反應條件下,吡啶收率為56.86%,2-甲基吡啶收率為0%,3-甲基吡啶收率為14.72%,4-甲基吡啶收率為0.25%,總收率僅達到72.3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玉皇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玉皇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90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納米金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及應用
- 下一篇:充電檢測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