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AMF+DSE組合菌劑及其在促進生姜生長與抗青枯病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8465.6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50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汪茜;宋娟;陳廷速;劉增亮;李冬萍;張金蓮;王曉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A01N63/38;A01N63/30;A01P1/00;A01P21/00;C12R1/645;C12R1/885 |
| 代理公司: | 廣西中知科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5130 | 代理人: | 牙斐穎 |
| 地址: | 530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amf dse 組合 及其 促進 生姜 生長 抗青枯病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植物保護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AMF+DSE組合菌劑及其在促進生姜生長與抗青枯病中的應用。本發明設置不同的菌劑處理對生姜進行接種試驗,分析了不同菌劑處理的侵染率、對生姜生長發育及對青枯病的影響。通過試驗結果確定最佳的促生姜生長和抗青枯病的菌劑為幼套近明球囊霉+綠色木霉組合,此組合處理的株高、葉片數、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單株產量最高、而病情指數最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保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AMF+DSE組合菌劑及其在促進生姜生長與抗青枯病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陸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能與植物根系建立互惠共生體。AMF可改善植物的礦質營養、增強植物抗病性、提高植物在極端環境中的抗逆性,有助于植物抵御病原菌的侵害,并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優質高效。AMF侵染植物根尖的特性,表明該真菌的生態位與土傳病原物相同,這就為拮抗病原物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由根內伸展至根外于土壤中形成的巨大菌絲網絡,以及由此形成的菌根網路為其發揮生理生態功能(如水分養分吸收等)奠定了堅實的生物學和生態學基礎。AMF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環境與食品安全等方面亦具重要意義。
深色有隔內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廣泛定殖于植物根系皮層細胞內或細胞間隙,形成深色有隔的菌絲和微菌核。DSE通??梢源龠M植物生長,改善養分吸收,提高植物抗病性,增強抵御不良環境條件的能力。自然環境下DSE和AMF可以同時侵染植物根系。 DSE與其他土壤微生物有協同互助關系,DSE可以在根內或根間與AMF形成致密菌絲橋,擴大根系養分吸收范圍,有效進行物質交換與信息傳遞,共同促進植物根圍微生物活動,改善植物根圍土壤微環境,從而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
生姜起源于熱帶雨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創匯蔬菜。生姜連作障礙中最突出的病害是細菌性青枯病,青枯病嚴重影響了我國生姜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損失,常年減產達20%~ 30%,重病年高達50%~70%及以上,甚至絕產。目前國內對于生姜青枯病的防治手段主要依賴于化學防治,但是化學防治對環境危害大且會改變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組成和結構,導致生姜青枯病更加難以防治。
針對生姜青枯病化學防治存在的問題,有研究已經提出了一些綠色防控方法,例如,劉貴猛等(劉貴猛,譚樹朋,孫文獻,等.PGPR和AMF對生姜青枯病的影響[J].菌物研究,2017, 15(1):1-7.)中公開了AMF地表球囊霉Gv與PGPR假單胞菌S3-11菌株組合能夠通過相互促進對方的侵染與定殖,協同抑制生姜青枯病菌的繁殖和侵染,進而改善生姜的抗病性、降低危害程度,同時促進了生姜的生長和增加生姜經濟產量;還例如尹恩等(尹恩,王明躍,武際, 宋朝偉,李琳,張娜娜.蚯蚓糞+AMF對連作生姜的影響[J].韶關學院報,2017,(第9期).)公開了以蚯蚓糞為基礎,配合接種AMF摩西球囊霉GM菌劑可有效防治生姜青枯病、促進生姜生長從而提升生姜產量的方案;此外,汪茜等(汪茜,包涵,張金蓮,宋娟,劉增亮,黃京華,陳廷速. 不同叢枝菌根真菌種類對生姜生長的影響[J].熱帶作物學報,2019,(第7期).)在前期還研究了不同AMF菌種對生姜生長的影響,得出了AMF中的細凹無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網狀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隱形球囊霉(Paraglomus occltum)、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為能夠促進生姜生長,是適宜生姜生長的優良AMF菌株的結論。
即現有技術中對生姜生長發育及抗青枯病的研究為AMF、AMF和營養物質結合以及AMF和 PGPR結合在對生姜株高、產量、干鮮重等生長指標,以及青枯病發病指標的測定上,而對 AMF+DSE組合對生姜生長以及青枯病的影響鮮有研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84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