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DDX24解旋酶點突變抑制腫瘤生長的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7068.7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41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單鴻;金紅軍;李幸臨;陳小云;高潔冰;楊帥;彭土康;李志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N9/14 | 分類號: | C12N9/14;C12Q1/6886;A61K45/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9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ddx24 解旋酶點 突變 抑制 腫瘤 生長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DDX24解旋酶新發現的促癌作用以及通過點突變實現抑癌效果的方法及其應用,所述包括以下:1.野生型DDX24高表達與腫瘤生長有著顯著相關性,通過高表達野生型DDX24,可促進腫瘤的生長;2.與家族性脈管畸形的致病基因DDX24機理不同,包括K11E或者E271K的DDX24點突變,明顯抑制腫瘤的生長;3.通過本專利提供的DDX24的新功能以及誘導點突變,可對隱匿性、難治性腫瘤的治療提供新的靶向治療方法,也可為腫瘤相關疫苗的制備提供新思路;4.上述1?3所述的應用,可針對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甲狀腺癌、皮膚黑色素瘤、淋巴瘤、腺皮瘤、胸腺瘤、肺癌、結直腸癌、膽囊癌、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鼻咽癌、骨癌、惡性肌肉瘤等實體腫瘤,但不限于這里所列腫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野生型DDX24促癌以及點突變后抑癌的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DDX24基因定位于14號染色體長臂32區,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中。既往認為DDX24是非環形超家族2解旋酶中最大成員DEAD-box家族中的一員(Fairman-Williams,Guenther et al,2010,Curr Opin Struct Biol.20(3):313-324),具有ATP依賴的RNA解旋酶活性以及RNA依賴的ATP酶活性,參與翻譯起始與翻譯后修飾來調控細胞生理活動(Jarmoskaite,Russell,2011,2010John WileySons,Ltd.2:135-152)。另有文章指出DDX24可能參與內臟血管畸形的形成(Pang,Hu et al,2019,Hepatology69(2):803-816)。此外,DDX24可能通過結合泛素特異性蛋白酶USP7(Georges,Marcon et al,2018,Scientific Reports 8:1-12)、負調控抑癌基因p53(Shi,Dai et al,2016,Oncogene 35(4):528-536)等多途徑參與癌癥的發生,在人類多種癌細胞中過表達。
目前TCGA臨床數據庫顯示在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甲狀腺癌、皮膚黑色素瘤、淋巴瘤、腺皮瘤、胸腺瘤等腫瘤中DDX24過表達,提示DDX24有促癌功能,但是缺乏系統細胞或者活體動物的研究。為了彌補這個不足,開展DDX24本身癌基因特性細胞和活體動物模型研究,尋找DDX24關鍵位點抑制成瘤,可為隱匿性、難治性腫瘤的的早期檢測、診斷及治療提供新方法,對于減少腫瘤的發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在多種腫瘤中過表達的癌基因DDX24,提供2種點突變以及其在制備腫瘤檢測、診斷、治療或預后中的應用。
所述點突變位點由前期多器官靜脈淋巴管畸形綜合征的基因篩查中得到(Pang,Hu et al,2019,Hepatology 69(2):803-816)。通過不同物種的關鍵位點序列比對,認為該突變位點位于保守序列,一旦發生突變,會產生結構、功能的改變,但尚不知這些突變能否抑制腫瘤生長。
所述點突變位點包括K11E或者E271K。癌基因DDX24各點突變模型僅有一處堿基點突變:K11E中第31nt由腺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A突變為鳥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G,第11位密碼子由賴氨酸(簡寫K)突變為谷氨酸(簡寫E);E271K中第811nt由鳥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G突變為腺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A,第271位密碼子由谷氨酸(簡寫E)突變為賴氨酸(簡寫K)。
通過NCBI數據庫在線引物設計軟件設計引物對,擴增所述點突變位點,如SEQ IDNO.1-4所示。本發明選用的引物對特異性強,擴增效果好,擴增的序列可作為腫瘤預測、治療、評估等分子手段的生物標記物。
進一步地,選擇pmCherry-N1載體構建目標質粒WT-DDX24、MT-K11E-DDX24、MT-E271K-DDX24,再選擇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細胞作為目的質粒的載體,篩選出過表達野生型DDX24以及2種點突變的單克隆細胞株及動物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未經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706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