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植物種植用智能型氣候室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7049.4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89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宦海;朱蓉蓉;李鵬程;陳逸飛;嚴嘉宇;劉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A01G7/04;A01G9/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 地址: | 21004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種植 智能型 氣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種植用智能型氣候室,包括地基,所述地基頂端固定安裝有氣候室主體,所述氣候室主體一端鉸接有側門,所述氣候室主體內側對應地基頂端中部位置處開設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內側滑動連接有照明機構,所述照明機構包括滑移板、滑動輪、安裝柱、燈架、日光燈、牽引索、緩沖橡膠塊和拉把,本發明通過滑移板和滑動輪的配合,將安裝柱安裝到滑移槽內,通過安裝柱和燈架之間的配合,將日光燈安裝到支撐梁的頂端,優化氣候室內光源的分布效果,使氣候室內底層和頂層的植物均擁有適宜的光照條件,通過牽引索和拉把之間的相互配合,將安裝柱快速的等距分布到氣候室內,優化了照明機構的使用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植物種植用智能型氣候室。
背景技術
智能型氣候室是一種能夠采用人工的方式在室內模擬與生物或人類密切相關的各種自然界氣象條件的實驗設備,能根據不同的需求對其進行有效的調控,主要是對特定小環境內各個環境因子,如溫度、濕度、光照和CO2濃度,進行自動控制和調節,以滿足特定環境需求的系統,在工業、農業、航空等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氣候室為提高內部空間的利用率,采用多層種植的方式,而補光設備卻安裝在氣候室內部的頂端,導致頂層的植物光照過盛,底層植物光照不足的現象,嚴重的影響了氣候室內植物的正常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植物種植用智能型氣候室,可以有效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氣候室為提高內部空間的利用率,采用多層種植的方式,而補光設備卻安裝在氣候室內部的頂端,導致頂層的植物光照過盛,底層植物光照不足的現象,嚴重的影響了氣候室內植物的正常生長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植物種植用智能型氣候室,其中:包括地基,所述地基上固定安裝有氣候室主體,所述氣候室主體前后內側壁上固定有多個豎直方向的安裝桿,所述安裝桿背離氣候室主體內側壁方向上安裝有多個水平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表面開設有用于栽種作物的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多個分隔板,每個所述安裝桿旁均安裝有一個對應的調節柱,該調節柱與安裝桿平行,所述調節柱上安裝有多個可上下移動的灌溉機構,每個所述灌溉機構均設置在支撐架上方,所述氣候室主體左右內側壁上均安裝有帶有輸水泵的蓄水箱,所述氣候室主體內側壁上安裝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固定連接有四角均向下彎曲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上設置有導流槽,所述冷凝板上位于導流槽走向的兩側開設有運輸槽,所述冷凝板另兩側設置有收集槽,所述導流槽與運輸槽連接,所述運輸槽與收集槽連接,所述收集槽通過回流管與蓄水箱連接,所述蓄水箱通過輸送管與灌溉機構連接,所述氣候室主體側壁上安裝有空氣循環機構,該空氣循環機構用于進行內外空氣交換,所述地基上表面中央開設有與安裝桿平行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內側滑動連接有多個豎直方向的照明機構,所述照明機構用于給凹槽內栽種作物提供光源。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空氣循環機構包括進風扇、導風箱、排風口、導風板、防護網和排風扇,所述氣候室主體側壁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進風扇卡裝在通孔內,所述進風扇外端安裝有防護網,所述進風扇內端固定連接有導風箱,所述導風箱四側面均開設有排風口,所述排風口內側固定連接有導風板,所述排風扇設置于氣候室主體內側壁上與導風箱對稱的位置,所述排風扇的輸入端與市電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上述的照明機構包括滑移板、滑動輪、安裝柱、燈架、日光燈和牽引索,所述滑移槽內部設置有多個滑移板,每個滑移板兩端均轉動連接有滑動輪,每個滑移板頂端中部均轉動連接有安裝柱,所述安裝柱兩側均設置有多個燈架,所述燈架-與支撐架一一對應且位于支撐架上方,所述燈架下表面設置有日光燈,所述日光燈輸入端與市電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安裝柱之間連接有牽引索。
上述的安裝柱側壁上還安裝有緩沖橡膠塊,所述緩沖橡膠塊用于避免安裝柱在滑移槽內發生碰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704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