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齒輪-液壓-金屬帶為一體的多模式機液復合傳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6884.6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71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朱鎮;蔡英鳳;陳龍;田翔;夏長高;曾發林;袁朝春;汪佳佳;孫曉東;施德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47/04 | 分類號: | F16H4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齒輪 液壓 金屬 一體 模式 復合 傳動 裝置 | ||
1.一種集齒輪-液壓-金屬帶為一體的多模式機液復合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入組件(1)、輸出組件(3)、金屬帶傳動機構(4)、行星齒輪總成、液壓傳動機構(6)、離合器組件和制動器組件,所述輸入組件(1)分別與金屬帶傳動機構(4)、行星齒輪總成、液壓傳動機構(6)連接,所述金屬帶傳動機構(4)和液壓傳動機構(6)分別與行星齒輪總成連接,所述行星齒輪總成與輸出組件(3)連接,所述離合器組件將所述輸入組件(1)連接到金屬帶傳動機構(4)、將金屬帶傳動機構(4)和液壓傳動機構(6)分別連接到行星齒輪總成,所述離合器組件和制動器組件提供輸入組件(1)與輸出組件(3)之間連續的傳動比;所述行星齒輪總成包括前行星齒輪機構(2)和后行星齒輪機構(5),所述前行星齒輪機構(2)的齒圈與輸入組件(1)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前行星齒輪機構(2)的太陽輪與后行星齒輪機構(5)的齒圈連接,所述后行星齒輪機構(5)的行星架與輸出組件(3)連接;所述后行星齒輪機構(5)的齒圈與金屬帶傳動機構(4)輸出端連接;
所述離合器組件包括第一離合器C1(6-6)、第三離合器C3(4-7)和第四離合器C4(2-1);所述第一離合器C1(6-6)用于選擇性的將液壓傳動機構(6)輸出端連接到后行星齒輪機構(5)的太陽輪以共同旋轉;所述第三離合器C3(4-7)用于選擇性的將金屬帶傳動機構(4)輸出端連接到后行星齒輪機構(5)的太陽輪以共同旋轉;所述第四離合器C4(2-1)用于選擇性的將前行星齒輪機構(2)的行星架連接到后行星齒輪機構(5)的行星架以共同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齒輪-液壓-金屬帶為一體的多模式機液復合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調節液壓傳動機構(6)的排量比、調節金屬帶傳動機構(4)的傳動比和選擇性控制所述離合器組件與制動器組件的接合,提供輸入組件(1)與輸出組件(3)之間的液壓傳動H、齒輪傳動G和金屬帶傳動V中的任意一種或任意兩種組合的傳動方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齒輪-液壓-金屬帶為一體的多模式機液復合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組件還包括第五離合器C5(5-7);所述第五離合器C5(5-7)用于選擇性的將后行星齒輪機構(5)的齒圈連接到后行星齒輪機構(5)的行星架以共同旋轉;所述制動器組件(5-6)用于選擇性的將后行星齒輪機構(5)的齒圈連接到固定件;通過調節液壓傳動系統(7)的排量比和控制所述第一離合器C1(6-6)、第五離合器C5(5-7)和制動器組件(5-6)的接合,提供輸入組件(1)與輸出組件(3)之間的液壓傳動H。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齒輪-液壓-金屬帶為一體的多模式機液復合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控制所述第四離合器C4(2-1)、第五離合器C5(5-7)和制動器組件(5-6)的接合,提供輸入組件(1)與輸出組件(3)之間的齒輪傳動G。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齒輪-液壓-金屬帶為一體的多模式機液復合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組件還包括第二離合器C2(4-2);所述第二離合器C2(4-2)用于選擇性的將金屬帶傳動機構(4)輸入端連接到前行星齒輪機構(2)的齒圈以共同旋轉;通過調節金屬帶傳動機構(4)的傳動比和控制所述第二離合器C2(4-2)、第三離合器C3(4-7)和第五離合器C5(5-7)的接合,提供輸入組件(1)與輸出組件(3)之間的金屬帶傳動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688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