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全端到端小器官圖像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6775.4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57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龔薇;斯科;薛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11 | 分類號: | G06T7/11;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深度 學習 全端到端小 器官 圖像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全端到端小器官圖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進行的以下步驟:醫學影像數據集建立、有效圖像篩選、神經網絡建立、神經網絡訓練、圖像融合;所述神經網絡建立包括下述依次串聯的子網絡:器官篩選網絡和器官分割網絡,由器官篩選網絡和器官分割網絡組成串聯多階卷積神經網絡;
所述的器官篩選網絡包括卷積層Conv、線性整流激活函數ReLU、最大池化層MaxPool、平均池化層AvgPool、批量規范化層BN、丟棄層Dropout、全連接層FC、恒等映射殘差塊IDBlock、降采樣殘差塊DS Block;有效圖像篩選后的圖像輸入到卷積池化模塊,卷積池化模塊輸出依次經第一恒等映射殘差塊ID Block、第二恒等映射殘差塊ID Block、混合殘差塊模塊和池化模塊后輸出圖像中是否含有小器官的結果,然后將含有小器官的圖像作為后續器官分割網絡的輸入;卷積池化模塊是由一個卷積層Conv、一個線性整流激活函數ReLU、一個最大池化層MaxPool依次連接構成,混合殘差塊模塊是由第一降采樣殘差塊DS Block、第三恒等映射殘差塊ID Block、第二降采樣殘差塊DS Block、第四恒等映射殘差塊ID Block、第三降采樣殘差塊DS Block、第五恒等映射殘差塊ID Block依次連接構成;第一到第五恒等映射殘差塊ID Block的結構均相同,均是由第一個批量規范化層BN、第一個線性整流激活函數ReLU、第一個卷積層Conv、一個丟棄層Dropout、第二個批量規范化層BN、第二個線性整流激活函數ReLU、第二個卷積層Conv依次連接構成,同時第一個批量規范化層BN的輸入連接到第二個卷積層Conv的輸出進行合并連接;第一到第三降采樣殘差塊DS Block的結構均相同,均是由第一個批量規范化層BN、第一個線性整流激活函數ReLU、第一個卷積層Conv、一個丟棄層Dropout、第二個批量規范化層BN、第二個線性整流激活函數ReLU、第二個卷積層Conv依次連接構成,同時第一個批量規范化層BN的輸入經第三個卷積層Conv連接到第二個卷積層Conv的輸出進行合并連接;池化模塊是由平均池化層AvgPool和全連接層FC依次連接構成;
所述的器官分割網絡包括卷積塊Conv Block、卷積層Conv、反卷積層Trans Conv、線性整流激活函數ReLU、最大池化層MaxPool、批量規范化層BN、丟棄層Dropout;器官篩選網絡輸出的圖像輸入到卷積池化丟棄模塊中,卷積池化丟棄模塊輸出依次經第五卷積塊ConvBlock和反卷積丟棄模塊、卷積模塊后輸出小器官區域的二值化圖像;卷積池化丟棄模塊是由第一卷積塊Conv Block、最大池化層MaxPool、丟棄層Dropout、第二卷積塊Conv Block、最大池化層MaxPool、丟棄層Dropout、第三卷積塊Conv Block、最大池化層MaxPool、丟棄層Dropout、第四卷積塊Conv Block、最大池化層MaxPool、丟棄層Dropout依次連接構成;反卷積丟棄模塊主要由第一反卷積層Trans Conv、丟棄層Dropout、第六卷積塊Conv Block、第二反卷積層Trans Conv、丟棄層Dropout、第七卷積塊Conv Block、第三反卷積層TransConv、丟棄層Dropout、第八卷積塊Conv Block、第四反卷積層Trans Conv、丟棄層Dropout、第九卷積塊Conv Block依次連接構成,同時卷積池化丟棄模塊的第一卷積塊Conv Block的輸出和反卷積丟棄模塊的第一丟棄層Dropout的輸出進行像素級疊加后輸入到反卷積丟棄模塊的第六卷積塊Conv Block;卷積池化丟棄模塊的第二卷積塊Conv Block的輸出和反卷積丟棄模塊的第二丟棄層Dropout的輸出進行像素級疊加后輸入到反卷積丟棄模塊的第七卷積塊Conv Block;卷積池化丟棄模塊的第三卷積塊Conv Block的輸出和反卷積丟棄模塊的第三丟棄層Dropout的輸出進行像素級疊加后輸入到反卷積丟棄模塊的第八卷積塊ConvBlock;卷積池化丟棄模塊的第四卷積塊Conv Block的輸出和反卷積丟棄模塊的第四丟棄層Dropout的輸出進行像素級疊加后輸入到反卷積丟棄模塊的第九卷積塊Conv Block;第一到第九卷積塊Conv Block的結構除卷積層的卷積核個數不同外,其余結構均相同,均是由三個連續連接的卷積激活單元連接構成,每個卷積激活單元是由一個卷積層Conv、一個批量規范化層BN、一個線性整流激活函數ReLU依次連接構成;第一到第四反卷積層TransConv的結構除卷積核個數不同外,其余結構均相同;卷積模塊是由一個卷積層Conv和一個批量規范化層BN依次連接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677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