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兩級孿生卷積神經網絡的滾動軸承故障自學習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6718.6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91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齊詠生;郭春雨;李永亭;劉利強;王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K9/00;G06V10/74;G06V10/764;G06V10/774;G06V10/82;G06N3/04;G06N3/08;G01M13/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劉桂榮 |
| 地址: | 010000 內蒙古自治***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兩級 孿生 卷積 神經網絡 滾動軸承 故障 自學習 方法 | ||
1.一種基于兩級孿生卷積神經網絡的滾動軸承故障自學習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首先將相似度度量的孿生結構與CNN相結合,構建S-CNN網絡結構;然后,基于構造的S-CNN網絡結構,建立第一級故障類型識別網絡S-CNN1:(1)利用形態學增強脈沖特征去除部分噪聲;(2)應用S變換將信號故障類型共性特征進行提取,構造時頻圖;(3)將時頻圖樣本輸入到第一級S-CNN中,對其進行訓練,最終形成第一級故障類型識別網絡S-CNN1,訓練好的網絡利用網絡在目標空間對同類型故障匯聚、不同類型故障分離特性,實現滾動軸承故障類型的識別與自學習;
最后,建立第二級故障損傷程度分類網絡S-CNN2:(1)應用具有滑動窗的短時傅里葉變換STFT將同類型故障不同損傷程度的差異性進行放大,得到滑動時頻圖樣本;(2)將得到的時頻圖樣本時頻圖樣本輸入第二級S-CNN中,對其進行訓練,最終形成第二級故障損傷程度分類網絡S-CNN2,訓練好的網絡是基于目標空間距離的分類器,實現故障損傷程度的自學習和自增長;
建立第一級S-CNN1故障類型自學習網絡的具體過程如下,
(a)數據預處理:假設有一種未知故障類型X和若干已知故障類型Xi,i≥2,將所有原始振動信號進行數學形態學濾波,去除部分背景噪聲,對數據按照每組Q個采樣點進行分割作為輸入樣本;之后每組均進行S變換處理得到每組振動數據對應包含時域與頻域信息的時頻圖,然后把時頻圖轉換成n×n的矩陣;取所有信號數據的80%作為訓練集數據,20%作為測試集數據;
(b)參數選擇:選取網絡參數,第一級S-CNN1網絡采用的兩個相同CNN網絡參數選擇如下:選取5層卷積網絡,第一層16個卷積核,第二層32個卷積核,第三層64個卷積核,第四層128個卷積核,第五層256個卷積核,卷積核大小為5×5,優化算法選取Adam,Adam對超參數的選擇很好魯棒性,最大訓練次數為4000次;
(c)訓練過程:網絡參數確定好之后,把步驟(a)中訓練集的時頻圖即n×n矩陣作為S-CNN1的輸入,計算相應的Gw(x1)、Gw(x2)和能量函數Ew(x1,x2),并利用訓練集的已知標簽Y對S-CNN網絡結構進行訓練;其中訓練過程主要依據反向傳播逐層訓練網絡各層的參數,最終獲得訓練好的網絡結構S-CNN1;
(d)測試與自學習過程:網絡訓練好之后,把步驟(a)中測試集時頻圖(n×n矩陣)作為步驟(c)中訓練好的S-CNN1的輸入,每種故障振動信號的時頻圖通過S-CNN1最后一層都會得到一個映射到目標空間的坐標值(x,y),由孿生結構的原理可知同一類型故障會在目標空間越來越近,而不同類型故障則越來越遠;訓練4000次后,最終,兩類故障會在目標空間匯聚成各自不重合的兩簇,完成網絡對不同特征的學習過程;計算訓練集每種類型故障在目標空間集合的質心,第i類在目標空間的質心記為T_trainCi;
(e)根據具有噪聲的基于密度聚類方法的散點圖確定半徑T_Mmin的值;
(f)將測試集數據通過S-CNN1映射到目標空間,得到測試集在目標空間坐標,計算測試集質心記為T_testC;求測試集的T_testC與訓練集中T_trainCi之間的歐式距離,當T_testC與第i類故障的T_trainCi之間的距離小于T_Mmin,則判定測試集中未知故障屬于訓練集中第i類故障類型;當T_testC與訓練集中所有的T_trainCi之間的距離都不小于T_Mmin,則判定測試集中未知故障屬于新故障類型,從而實現故障類型的分類與自學習過程;
建立第二級S-CNN2故障損傷等級自學習網絡的具體過程如下,
(a)數據預處理:對已識別故障類型即經過S-CNN1網絡識別的數據的樣本將其還原為原始振動信號數據,接下來要進行故障損傷等級判別與自學習;首先對這些數據進行重疊分段預處理,對數據按照每段Q個采樣點進行分割作為輸入樣本;之后每段均進行STFT變換處理得到每組振動數據對應包含時域和頻域信息的時頻圖,然后對時頻圖進行壓縮,轉換成n×n的矩陣;
(b)參數選擇:選取網絡參數,第二級S-CNN2網絡采用的兩個相同CNN網絡參數選擇如下:CNN中選取3層卷積網絡,第一層64個卷積核,第二層128個卷積核,第三層256個卷積核,卷積核為3×3,優化算法選取Adam Optimizer且最大訓練次數為20000次;
(c)訓練過程:網絡參數確定好之后,把步驟(a)中訓練集的時頻圖n×n矩陣作為S-CNN2的輸入,計算相應的Gw(x1)、Gw(x2)和能量函數Ew(x1,x2),并利用訓練集的已知標簽Y對S-CNN網絡結構進行訓練;其中訓練過程依據反向傳播逐層訓練網絡各層的參數,最終獲得訓練好的網絡結構S-CNN2;
(d)測試與自學習過程:確定網絡結構之后把測試集n×n的矩陣作為S-CNN2的輸入,每種故障振動信號的時頻圖通過S-CNN2最后一層都會得到一個映射到目標空間的坐標值(x,y);訓練20000次后,計算訓練集每種故障程度在目標空間集合的質心,第i類在目標空間的質心記為L_trainCi;
(e)依據DBSCAN的散點圖確定半徑第二級網絡L_Mmin的值;
(f)將測試集數據通過S-CNN2映射到目標空間,得到測試集在目標空間坐標,計算測試集質心記為L_testC;求測試集的L_testC與訓練集中L_trainCi之間的歐式距離,當L_testC與第i類損傷程度L_trainCi之間的距離小于L_Mmin,則判定測試集中未知故障屬于第i類損傷程度;當L_testC與訓練集中所有的損傷程度之間的距離都不小于L_Mmin,則判定測試集中未知故障屬于新類型損傷程度,從而實現故障損傷程度的分類與自學習的過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兩級孿生卷積神經網絡的滾動軸承故障自學習方法,其特征在于:構建S-CNN結構本質上是一種相似性度量的方法,輸入為兩幅時頻圖x1和x2,在模型訓練的時候,他們具有已知標簽Y,其中Y是一個二值標簽;當輸入的時頻圖x1和x2屬于同一類時,Y=0;否則,Y=1,標簽用于網絡訓練之用;之后,Gw(x1)和Gw(x2)分別為x1和x2經過兩個CNN網絡的對應輸出,兩個CNN網絡將x1和x2映射到低維空間中的兩個點;其中,w為兩個CNN網絡待學習的共享參數;之后,將兩個網絡的輸出Gw(x1)和Gw(x2)進行運算得到一個相似性度量指標Ew,將該指標稱為“能量函數”;該能量函數Ew(x1,x2)定義如下:
Ew(x1,x2)=||Gw(x1)-Gw(x2)|| (1)
以上即為所構建的S-CNN基本結構,之后通過輸入不同的訓練樣本來訓練不同的S-CNN網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工業大學,未經內蒙古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671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灰階調節電路及顯示裝置
- 下一篇:車輛及其控制裝置以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