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6596.0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2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游紅;李猛;廖思華;王瓊;張兵建;李思宇;王媚;肖昭輝;鄒鴻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2N2/18 | 分類號: | H02N2/18;H02N1/04;H02J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楊軍 |
| 地址: | 411104 湖南省湘潭市福星東***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幾何 非線性 壓電 摩擦 復合 風能 采集 | ||
1.一種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曲面阻流體(1)、彈性梁(2)、曲面限位支架(4)、基座(7),所述彈性梁(2)上方設有曲面阻流體(1),所述曲面阻流體(1)固定連接在彈性梁(2)頂部的自由端,所述彈性梁(2)左右兩側對稱布置有曲面限位支架(4),所述曲面限位支架(4)的內側面設置為曲面,所述彈性梁(2)與曲面限位支架(4)均固定連接在基座(7)上,所述彈性梁(2)左右兩側面上均粘接有摩擦發電陰極(3),所述曲面限位支架(4)的曲面上粘接有摩擦發電陽極(5),所述摩擦發電陽極(5)與彈性梁(2)上的摩擦發電陰極(3)相對布置,所述彈性梁(2)底部的固定端處設置有壓電層(6),所述壓電層(6)粘接在彈性梁(2)左右兩側,所述壓電層(6)設于摩擦發電陰極(3)下方,且與摩擦發電陰極(3)間隔布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限位支架(4)與摩擦發電陽極(5)之間還設置有軟膠(8)。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發電陽極(5)從內到外依次為聚酰亞胺雙面膠帶(9)、薄銅片(10)、聚酰亞胺雙面膠帶(9)、聚甲醛薄膜(11),所述薄銅片(10)通過聚酰亞胺雙面膠帶(9)粘接于曲面限位支架(4)上,所述薄銅片(10)電連接導線,所述聚甲醛薄膜(11)通過聚酰亞胺雙面膠帶(9)粘接于薄銅片(10)上,所述摩擦發電陽極(5)電連接的導線分別電連接超級電容的兩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發電陰極(3)從內到外依次為聚酰亞胺雙面膠帶(9)和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12),所述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12)通過聚酰亞胺雙面膠帶(9)粘接于彈性梁(2)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電層(6)從內到外依次為聚酰亞胺雙面膠帶(9)和壓電片(13),所述壓電片(13)通過聚酰亞胺雙面膠帶(9)粘接于彈性梁(2)底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電片(13)與超級電容電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阻流體(1)與彈性梁(2)長度方向一致或與彈性梁(2)垂直布置。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梁(2)采用彈性材料制成,所述彈性梁(2)為沿豎直方向延伸的片狀結構。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阻流體(1)采用橫截面呈圓形或圓弧形的柱體,所述曲面阻流體(1)沿豎直方向布置或沿水平方向布置。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幾何非線性壓電-摩擦復合風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阻流體(1)的曲面圓心角為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工程學院,未經湖南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659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