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紡織材料力學性能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6590.3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80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彩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10 | 分類號: | G01N3/10;G01N3/02;G01N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靜靜 |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紡織 材料 力學性能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紡織材料力學性能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待測材料裁剪成圓形片體并水平放置,將應變式傳感器的應變片用粘合劑粘貼在被測材料的表面上;步驟二、通過水平拉壓單元將待測材料在水平方向進行牽拉,獲得待測材料的多個變形狀態;步驟三、通過水平扭力單元將待測材料在水平面內進行牽拉,獲得待測材料的多個變形狀態;步驟四、通過豎直伸縮單元將待測材料在豎直方向進行牽拉,獲得待測材料的多個變形狀態;步驟五、通過水平拉壓單元、水平扭力單元、豎直伸縮單元同時對待測材料進行牽拉,獲得待測材料的多個變形狀態。本發明能夠獲得紡織材料動態變形過程中的受力情況,評估紡織材料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檢測領域,具體是一種紡織材料力學性能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紡織材料是指纖維及纖維制品,具體表現為纖維、紗線、織物及其復合物。目前對織物拉伸性能的研究主要針對織物的平面拉伸,而實際使用環境中受到的外力來自于不同的方向,因此單純的平面拉伸難以全面的評價織物的拉伸性能,此外,纖維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的形變是由于大分子鏈或大分子的各種運動所引起的,當受到不同的外力拉伸時,織物形變的程度表現在動態的彈性性能上,與織物的分子結構密切相關。目前對于織物的動態力學性能的研究甚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紡織材料力學性能檢測方法,其能夠全面的評價織物的力學性能,通過連續收集前一個變形狀態變化至后一個變形狀態時的應變量,研究變化趨勢,獲得紡織材料動態變形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同時能獲得全場應變和變形,評估紡織材料的性能。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紡織材料力學性能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待測材料裁剪成圓形片體并水平放置,將應變式傳感器的應變片用粘合劑粘貼在被測材料的表面上;
步驟二、通過水平拉壓單元將待測材料在水平方向進行牽拉,獲得待測材料的多個變形狀態;
步驟三、通過水平扭力單元將待測材料在水平面內進行牽拉,獲得待測材料的多個變形狀態;
步驟四、通過豎直伸縮單元將待測材料在豎直方向進行牽拉,獲得待測材料的多個變形狀態;
步驟五、通過水平拉壓單元、水平扭力單元、豎直伸縮單元同時對待測材料進行牽拉,獲得待測材料的多個變形狀態;
其中,在待測材料的前一個變形狀態變化至后一個變形狀態時,通過應變式傳感器獲得一個應變量的變化趨勢,并通過數字散斑測試單元測量該前一個變形狀態至該后一個變形狀態的變形過程,且前一個變形狀態與后一個變形狀態的時間間隔最短。
優選的是,所述水平拉壓單元、所述水平扭力單元、所述豎直伸縮單元均通過四個夾具將待測材料夾持,所述夾具包括:固定殼、第一夾持件、第二夾持件,所述固定殼的頂部敞開、底部封閉,所述第一夾持件包括豎直端固設在固定殼上的L形固定板和固設在L 形固定板的水平端的第一夾板,所述第二夾持件包括豎直設置在所述固定殼內的套筒、套設在套筒內的支撐桿、同時與支撐桿下端以及固定殼底部固接的彈簧、水平固設在支撐桿上端的連接板、固設在連接板端部的第二夾板,其中,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相對的面上均設有齒,且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相互嚙合,當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之間夾設待測材料時,所述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優選的是,所述水平扭力單元包括:環形軌道、四個環移板、四個旋轉桿,所述環形軌道水平設置,其外側高于內側,四個環移板間隔滑動設置在所述環形軌道上,四個旋轉桿均位于所述環形軌道內側,且一個旋轉桿與一個環移板固設,一個旋轉桿通過一個正反轉電機控制以在水平面內轉動0-90度,其中,一個夾具位于一個環移板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65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基板及其制備方法、顯示面板
- 下一篇:顯示裝置及其顯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