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和利用方法以及在水泥生產線固廢卸料區域廢水循環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5791.1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79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亭如;李東祥;李曉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海螺建材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C02F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杜云英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水 循環 利用 系統 方法 以及 水泥 生產線 卸料 區域 中的 應用 | ||
1.一種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廢水收集單元和與廢水收集單元相連通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沉泥區和與沉泥區相連通的清水區,廢水收集單元能夠將廢水排放源區域的污水收集并匯集至沉淀池內的沉泥區,沉淀池中的污泥能夠匯集至沉泥區的底部,且沉泥區的泥漿能夠輸送至煅燒爐;
清水區能夠將清水區內的水輸送至噴水設備,清水區還能夠通過補水管道與外部水源可控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沉淀池通過穿孔墻將沉淀池分為沉泥區和清水區,且沉泥區底沿遠離清水區的方向向下坡向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廢水收集單元包括設置于廢水排放源區域的多條排水溝和與排水溝連通的集水坑,廢水排放源區域的廢水能夠坡向流入排水溝并匯集至集水坑,集水坑的底部通過坡向下設置的管道或溝槽與沉淀池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清水區內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設置于清水區且通過管道與噴水設備相連通;
噴水設備優選為水槍或出水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廢水排放源區域的控制柜,控制柜上的控制開關能夠將水槍和水泵的電源開關連鎖。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清水區內還設置有液壓水位控制閥,液壓水位控制閥能夠監測清水區的是否達到目標水位以將補水管道與外部水源開啟或關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沉泥區的底部設置有污泥泵,污泥泵能夠將沉泥區的泥漿輸送至煅燒爐;
或者,還包括污泥倉,污泥泵能夠先將沉泥區的泥漿輸送至污泥倉,再通過設置于污泥倉內的污泥泵輸送至煅燒爐。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清水區還設置有水位報警裝置,水位報警裝置能夠監測水位情況,并在高于水位高限或低于水位低限的情況下報警,且能夠在低于水位低時停止泥漿輸送;在水位高于水位高限時停止補水。
9.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系統的廢水循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廢水排放源區域的污水通過廢水收集單元收集并匯集至沉淀池內;
將沉淀池中污泥匯集至沉淀池中的沉泥區,再將沉泥區的泥漿輸送至煅燒爐;
將沉淀池中清水區內的水輸送至噴水設備;
在沉淀池中清水區內的水不足的情況下,將補水管道與外部水源連通對清水區內的水進行補給。
10.一種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和權利要求9所述的廢水循環利用方法在水泥生產線固廢卸料區域廢水循環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海螺建材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海螺建材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579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