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蓋安全藥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5675.X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66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鄢祺丹;梁峭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J1/00 | 分類號: | A61J1/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顧吉云 |
| 地址: | 21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藥瓶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蓋安全藥瓶,該安全藥瓶的安全性好。其包括內蓋,內蓋內側與瓶身螺紋連接,內蓋外側套有外蓋,外蓋開有長條孔,長條孔內側開設有滑動凹槽,內蓋外側設置有突起軌道,滑動凹槽滑動套裝于突起軌道外側;長條孔一端內側設置有凸塊,內蓋外側陣列分布有凹孔,凸塊可嵌套于凹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包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蓋安全藥瓶。
背景技術
市面上現有的藥瓶采用瓶蓋與瓶口是用螺旋結構:順時針方向旋緊,逆時針方向旋開。這種瓶子對于有好奇心的兒童較能輕易的打開。然而即使是現有的安全藥瓶的打開方式也多為向下按壓后打開,但因其常見性導致部分幼童也能有經驗打開。兒童一旦誤食藥品后果不堪設想,甚至會引起殘疾或死亡。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安全藥瓶打開方式多為向下按壓后打開,因其常見性導致部分幼童仍可打開藥瓶,安全性差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蓋安全藥瓶,該安全藥瓶的安全性好。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蓋安全藥瓶,其包括內蓋,所述內蓋內側與瓶身螺紋連接,所述內蓋外側套有外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開有長條孔,所述長條孔內側開設有滑動凹槽,所述內蓋外側設置有突起軌道,所述滑動凹槽滑動套裝于所述突起軌道外側;所述長條孔一端內側設置有凸塊,所述內蓋外側陣列分布有凹孔,所述凸塊可嵌套于所述凹孔。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長條孔兩端為弧形端;
所述弧形端直徑與所述內蓋外徑一致;
所述凸塊為三角塊,所述凹孔為梯形孔;
所述凸塊設置于所述弧形端端部;
所述滑動凹槽有兩條,分別上下設置于所述長條孔內側;
所述突起軌道有兩條,分別上下設置于所述內蓋外側;
所述長條孔內側為光滑內壁,不與所述內蓋外側接觸;
所述內蓋外形為圓形,所述外蓋外形為扁平形;
所述瓶身為扁平瓶身。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在外蓋上開有內側開設有滑動凹槽的長條孔,使外蓋可以在內蓋外側設置的突起軌道上左右移動,正常情況下,轉動外蓋時,外蓋僅能繞內蓋旋轉,而不能對內蓋施加力,但是一旦將外蓋推動至外蓋內側凸塊嵌套于內蓋外側凹孔后,轉動外蓋時,外蓋通過凸塊將力矩傳遞給內蓋,帶動內蓋旋轉,從而打開藥瓶;由于該結構區別于常規結構,并且將凸塊嵌套于凹孔,通過凸塊來傳遞力矩需要一定的力量,避免了兒童輕易打開藥品,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安全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拆分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正視剖視示意圖;
圖中:1外蓋;11凸塊;12滑動凹槽;13長條孔;14弧形端;2內蓋;21突起軌道;22凹孔;3瓶身。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中的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567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抗菌熏香
- 下一篇:一種汽車油箱開關加工用拋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