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變倍比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5333.8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11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馬迎軍;高波;陳衛寧;張洪偉;梅超;閆阿奇;曲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2B15/173 | 分類號: | G02B15/173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凱敏 |
| 地址: | 710119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變倍 短波 紅外 連續 變焦鏡頭 | ||
1.一種大變倍比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同軸設置的光焦度為正的前固定組(1)、光焦度為負的變倍組(2)、孔徑光闌、光焦度為正的補償組(3)以及光焦度為正的后固定組(4);
所述前固定組(1)、變倍組(2)、補償組(3)、后固定組(4)滿足如下關系式:
0.20≤f1/ft≤0.26;
-0.04≤f2/ft≤-0.05;
0.09≤f3/ft≤0.11;
0.12≤f4/ft≤0.14;
0.13≤β2w/β2t≤0.14;
β2w≤-0.25;
0.24≤β3w/β3t≤0.25;
β3w≤-0.41;
其中,
f1是前固定組(1)的焦距值;
f2是變倍組(2)的焦距值;
f3是補償組(3)的焦距值;
f4是后固定組(4)的焦距值;
ft是連續變焦鏡頭最長焦的焦距值;
β2w為變倍組(2)在短焦時的放大率;
β2t為變倍組(2)在長焦時的放大率;
β3w為補償組(3)在短焦時的放大率;
β3t為補償組(3)在長焦時的放大率;
所述前固定組(1)可根據環境溫度沿光軸平移,用于補償鏡頭長焦端熱差;所述變倍組(2)與補償組(3)可沿光軸平移,用于實現連續變焦成像;
所述前固定組(1)與變倍組(2)之間的空氣間隔為6.0mm~80.2mm;所述變倍組(2)與補償組(3)之間的空氣間隔為3.0mm~148.4mm;所述補償組(3)與后固定組(4)之間的空氣間隔為4.0mm~75.2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變倍比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固定組(1)包括依次設置的凹面朝向所述孔徑光闌的第一負透鏡(11)、第一雙凸正透鏡(12)和第二雙凸正透鏡(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變倍比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其特征在于:
第一雙凸正透鏡(12)和第二雙凸正透鏡(13)材料均采用低色散玻璃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變倍比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變倍組(2)包括依次設置的光焦度為負的第一雙凹負透鏡(21)、光焦度均為負的第一雙膠合透鏡和第三雙凹負透鏡(24),且第一雙凹負透鏡(21)更靠近前固定組(1);
所述第一雙膠合透鏡由第三雙凸正透鏡(22)和第二雙凹負透鏡(23)組成,且第二雙凹負透鏡(23)更靠近第三雙凹負透鏡(2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變倍比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雙凹負透鏡(21)所用材料折射率范圍1.45<n<1.55,色散系數55<V<65;第三雙凸正透鏡(22)所用材料折射率范圍1.90<n<2.00,色散系數16<V<21;第二雙凹負透鏡(23)所用材料折射率范圍1.55<n<1.75,色散系數55<V<65;第三雙凹負透鏡(24)所用材料折射率范圍1.55<n<1.75,色散系數55<V<6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變倍比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補償組(3)包括依次設置的第四雙凸正透鏡(31)和光焦度為正的第二雙膠合透鏡,且第四雙凸正透鏡(31)更靠近變倍組(2);所述孔徑光闌設置在所述第四雙凸正透鏡(31)的表面;
所述第二雙膠合透鏡由凹面背向所述孔徑光闌的第二負透鏡(32)和第一彎月形正透鏡(33)組成,且第一彎月形正透鏡(33)更靠近所述后固定組(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533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