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支持多通道的包緩存調度仿真驗證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5237.3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42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路;王蒙;張睿;桂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飛思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7/62 | 分類號: | H04L47/62;H04L47/24;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陳文凈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持 通道 緩存 調度 仿真 驗證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支持多通道的包緩存調度仿真驗證方法及系統,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本發明可實現各個序列產生器產生的數據幀在各個業務通道與統一的數據通道上的映射和解映射,總線驅動與接收可以適配多種接口時序要求,通過鏈路控制器可以很好的管理每一條通路及其業務通道,從而實現完全可以兼容CPB多個端口、兩個方向的驗證需求,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靈活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支持多通道的包緩存調度仿真驗證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與互聯網通信的快速發展,運營商迫切希望實現5G商用。目前,5G相關的技術研究已經進入系統演示階段,在中國的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展開的5G試點。5G的更高帶寬與更低延時的要求引發了核心網傳輸帶寬的增長。具有強大的傳輸能力和節點調度能力的POTN設備是應對移動5G應用干線網絡大容量傳輸需求的融合解決方案。CPB(Central packet buffer,中央包緩存)模塊是POTN設備的核心模塊,主要完成數據統一集中式存儲轉發、以太網和OTN數據的混合調度,并且支持雙向超大帶寬調度能力。
CPB模塊是一個全新的且具有特殊功能的模塊,因此,它需要一個可以同時兼容多個端口、兩種模式與兩個方向的驗證模型與方法,但是目前沒有可以滿足CPB模塊測試的驗證模型及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支持多通道的包緩存調度仿真驗證方法及系統,兼容CPB模塊多個端口、兩個方向的驗證需求,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靈活性。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支持多通道的包緩存調度仿真驗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支線分離方向,根據測試模式選擇將各個序列產生器產生的數據幀由各個業務通道映射至統一的數據通道上,并通過ILK調度器對數據幀進行調度處理,或將各個序列產生器產生的數據幀直接映射至各業務類型對應的調度器進行調度處理;根據總線時序發送至待測中央包緩存模塊進行仿真處理;根據總線時序從待測中央包緩存模塊接收仿真處理后的數據幀,并進行解調度處理,發送給各個序列產生器對應的比較器模塊進行比較處理;
支線合一方向,對各個序列產生器產生的數據幀進行調度處理,根據總線時序發送至待測中央包緩存模塊進行仿真處理;根據總線時序從待測中央包緩存模塊接收仿真處理后的數據幀,并進行解調度處理,解映射至各個業務通道上,發送至各個序列產生器對應的比較器模塊進行比較處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將各個序列產生器產生的數據幀由各個業務通道映射至統一的數據通道上,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控制同時工作的業務通道總數不能超過統一的數據通道的總數;
根據通道映射表將各個業務通道的數據幀映射到統一的數據通道上,每條業務通道對應一條統一的數據通道。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對數據幀進行調度處理,包括數據包模式和數據分段模式:
所述數據包模式下,對數據幀根據通道進行速率刻畫,根據通道調度表將數據幀驅動到待測中央包緩存模塊的總線接口上;
所述數據分段模式下,先對數據幀進行切包,對切包后的數據幀根據通道進行速率刻畫,根據通道調度表將切包后的數據幀驅動到待測中央包緩存模塊的總線接口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對數據幀進行解調度處理,包括數據包模式和數據分段模式:
所述數據包模式下,根據通道調度表將數據幀恢復到每個業務通道上;
所述數據分段模式下,檢測接收的接收數據切片的正確性,對數據幀進行包封,根據通道調度表將數據幀恢復到每個業務通道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總線時序包括四種模式:單分段與通道間差模式、多分段與通道間差模式、單分段與整包模式,以及多分段與整包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飛思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飛思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52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