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糞產堿菌及其在降解環氧乙烷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4718.2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7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征濤;薛建龍;侯東新;王曉南;王石虎;譚金水;尹昕;曾育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僑康生物科技(廣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36;C02F3/34;C12R1/05;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1000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糞產堿菌 及其 降解 環氧乙烷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糞產堿菌及其應用,菌株于2019年8月29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編號為CGMCC No.18435,保藏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述菌株的分類學命名為糞產堿菌(Alcaligenes faecalis),命名為EO?05;將該菌株應用于工業降解環氧乙烷中,提高了對環氧乙烷的無害化處理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糞產堿菌及其在降解環氧乙烷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環氧乙烷是現代化工領域重要石化產品之一。由于環氧乙烷穿透性高且能與生物大分子發生偶聯化合反應,決定了它在醫學滅菌行業有著重要的地位。另外,環氧乙烷滅菌成本低,能進行工業級大規模滅菌處理,是至今為止最重要的低溫滅菌劑之一。石化工業污水殘存有大量的環氧乙烷,但是由于環氧乙烷性質極其活潑且易燃易爆,同時也是世界公認致癌物,需要對其進行降解處理。
目前,我國環氧乙烷的無害化處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硫酸進行對環氧乙烷的氧化反應,其弊端在于化學處理后仍會排放大量含有環氧乙烷的工業廢水,達不到真正的無害化要求。
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質已成為化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應用于降解環氧乙烷的有效菌種的研究較少,需要有效地篩選出降解環氧乙烷的微生物,才能提高環氧乙烷無害化處理能力。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能夠降解環氧乙烷的菌株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以降解環氧乙烷的糞產堿菌,提高了工業生產中對環氧乙烷的無害化處理能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糞產堿菌,所述菌株于2019年8月29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編號為CGMCC No.18435,保藏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述菌株的分類學命名為糞產堿菌(Alcaligenesfaecalis),命名為EO-05。
以上技術方案達到的技術效果是:首先,于污水處理廠或化工廠排污口處采集泥土、淤泥、污水樣本,經過低濃度環氧乙烷耐受富集、提純篩選出環氧乙烷降解潛力菌,然后將篩選出的環氧乙烷降解潛力菌依次傳代劃線于含有不同環氧乙烷濃度(100mg/L-800mg/L)的環氧乙烷耐受馴化培養基平板上,置于37℃恒溫箱培養24-48h,在最終含500-800mg/L環氧乙烷耐受篩選平板上挑選菌落半徑最大的單菌落,得環氧乙烷耐受菌;將環氧乙烷耐受菌依次傳代劃線于含500-800mg/L環氧乙烷且含不同比例碳源(50%、30%、10%、0%)的培養基上進行環氧乙烷降解能力馴化。在500-800mg/L,0%的碳源的環氧乙烷降解能力馴化培養基平板上,挑選菌落半徑最大的單菌落進行保存,獲得具有環氧乙烷降解潛力優勢菌株EO-05,采用甘油保藏法保藏(培養液與50%甘油比例1:1,-80℃保存);對該菌株進行環氧乙烷的降解試驗,發現,其降解環氧乙烷的能力較強,在無碳源條件下,降解率可達68.5%。
一種糞產堿菌在降解環氧乙烷中的應用。
以上技術方案達到的技術效果是:馴化得到的糞產堿菌EO-05降解環氧乙烷能力較強,降解率可達68.5%,因此,可將其應用于工業化污水的處理中,有效地消除了環氧乙烷的危害。
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公開提供了一種可以降解環氧乙烷的糞產堿菌,提高了工業生產中對環氧乙烷的無害化處理能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僑康生物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僑康生物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471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