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圓柱體容器內重核材料探測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3398.9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0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肖灑;何偉波;帥茂兵;陳穎;黨曉軍;石人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V5/00 | 分類號: | G01V5/00;G06F17/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眾恒智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鐘顯毅 |
| 地址: | 6217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圓柱體 容器 內重核 材料 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圓柱體容器內重核材料探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將目標物體放置于圓柱體容器內;步驟S2、獲取散射數據;步驟S3、以傾斜后的容器底面中心為原點,以圓柱體軸向為Z軸方向,X軸方向為垂直于Z軸的平面內任意方向,建立三維笛卡爾坐標系;步驟S4、將容器等間距劃分為N個圓盤層并從底部往上將各個圓盤層依次編號;步驟S5、獲取各個μ子的入射和出射徑跡,將徑跡變換到步驟S3建立的坐標系內,根據徑跡特征對μ子進行統計和分類選擇;步驟S6、對分類后的μ子徑跡分別進行反演,獲取容器上下結構圖像,對圖像進行整合,得到總體結構組成信息。本發明可減少成像時間、降低計算資源消耗;可保持較高的層間邊界分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核技術應用領域,具體的講,是涉及一種用于圓柱體容器內重核材料探測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當今世界地緣政治不穩定、形勢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為應對核恐怖活動與核材料走私,各國加強了對鈾、钚等重核材料的管制,以降低被盜竊和非法運輸的風險。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在重要的交通樞紐(如邊防關卡、碼頭、機場等)處部署基于X、γ射線成像等技術的高性能探測系統。但是,此類技術難以對強屏蔽的核材料進行有效的探測,因為這些射線源穿透能力有限,且對乘客和駕駛員有潛在的輻照危害。
在這種背景下,利用天然宇宙射線作為探針的μ子成像技術應運而生,具有無人工輻射、穿透性強、靈敏度高、環境友好等諸多優點,使得該技術在重核材料探測方面尤為實用。目前已在核安保場景中得到初步應用,但由于宇宙射線通量有限、現有成像算法機制復雜等原因,其應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傳統μ子成像方法在處理圓柱體容器對象時,采用形狀無關的通用三維正交網格進行體素劃分,導致體素數量龐大,所需成像檢測時間較長、計算資源消耗大;常規的正則化方法的圖像噪聲難抑制、層間邊界分辨率較低;探測花費時間不可控。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解決了檢測時間短、計算資源消耗小、有效抑制圖像噪聲、有較高的層間邊界分辨率、探測花費時間可控的用于圓柱體容器內重核材料探測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圓柱體容器內重核材料探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目標物體放置于圓柱體容器內;
步驟S2、將圓柱體容器以傾斜方式放置,利用宇宙射線μ子對圓柱體容器進行探詢,獲取散射數據;
步驟S3、以傾斜后的圓柱體容器底面中心為原點,以圓柱體軸向為Z軸方向(從圓柱體底部到頂部為其正向),X軸方向為垂直于Z軸的平面內任意方向,建立三維笛卡爾坐標系;
步驟S4、將圓柱體容器等間距劃分為N個圓盤層,并從底部往上將各個圓盤層從1~N依次編號;
步驟S5、獲取各個μ子的入射和出射徑跡,將徑跡變換到步驟S3建立的坐標系內,并根據徑跡特征對μ子進行統計和分類選擇;
步驟S6、通過對分類后的μ子徑跡分別進行反演,獲取容器上下兩部分結構圖像,并對圖像進行整合,獲取總體結構組成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中的目標物體和圓柱體容器均為任意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5中的對μ子分類為分成:第一類,μ子從圓柱體容器上頂面入射,從圓柱體容器側面第i層圓盤層出射;第二類,μ子從圓柱體容器側面第i層圓盤層入射,從圓柱體容器底面出射。
具體地,所述第一類出射層為第i層的μ子通過如下公式計算其在第j個圓盤層中穿過的路徑長度Pij: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339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