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AXI總線跨時鐘域的結構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3296.7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15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于錦輝;王賢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39 | 分類號: | G06F30/39;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張營磊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axi 總線 時鐘 結構 方法 | ||
1.一種實現AXI總線跨時鐘域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AXI總線功能通道模塊、主模塊(2)和從模塊(3),AXI總線功能通道模塊與主模塊(2)和從模塊(3)均連接;
AXI總線功能通道模塊包括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單元、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串并轉換單元、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串并轉換單元、主控制邏輯單元以及從控制邏輯單元;
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單元,用于實現主模塊(2)和從模塊(3)之間不同時鐘信號的緩存;
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串并轉換單元,用于實現主模塊(2)與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單元之間信號的串并轉換;
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串并轉換單元,用于實現從模塊(3)與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單元之間信號的串并轉換;
主控制邏輯單元,用于控制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串并轉換單元向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單元進行的寫入或讀取動作;
從控制邏輯單元,用于控制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串并轉換單元向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單元進行的寫入或讀取動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AXI總線跨時鐘域的結構,其特征在于,AXI總線功能通道模塊包括主從向AXI總線功能通道子模塊(1.1);
主從向AXI總線功能通道子模塊(1.1)包括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1)、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合并子單元(5.1)、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拆分子單元(6.1)、主從向主控制邏輯子單元(7.1)以及主從向從控制邏輯子單元(8.1);
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1),用于將主模塊(2)端以主時鐘傳輸的信號進行緩存,并提供給從模塊(3)端以從時鐘傳輸;
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合并子單元(5.1),用于將主模塊(2)端以主時鐘傳輸的并行信號合并,再提供給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1)進行緩存;
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拆分子單元(6.1),用于將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1)緩存的信號進行拆分,并將拆分后信號以從時鐘并行提供給從模塊(3)端;
主從向主控制邏輯子單元(7.1),用于控制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合并子單元(5.1)向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1)的寫入動作;
主從向從控制邏輯子單元(8.1),用于控制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拆分子單元(6.1)向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1)的讀取動作。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AXI總線跨時鐘域的結構,其特征在于,AXI總線功能通道模塊還包括從主向AXI總線功能通道子模塊(1.2);
從主向AXI總線功能通道子模塊(1.2)包括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2)、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拆分子單元(5.2)、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合并子單元(6.2)、從主向主控制邏輯子單元(7.2)以及從主向從控制邏輯子單元(8.2);
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2),用于將從模塊(3)端以從時鐘傳輸的信號進行緩存,并提供給主模塊(2)端以主時鐘傳輸;
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合并子單元(6.2),用于將從模塊(3)端以從時鐘傳輸的并行信號合并,再提供給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2)進行緩存;
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拆分子單元(5.2),用于將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2)緩存的信號進行拆分,并將拆分后信號以主時鐘并行提供給主模塊(2)端;
從主向從控制邏輯子單元(8.2),用于控制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合并子單元(6.2)向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2)的寫入動作;
從主向主控制邏輯子單元(7.2),用于控制主時鐘功能通道信號拆分子單元(5.2)向從時鐘功能通道信號緩存FIFO子單元(4.2)的讀取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329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控制信息的傳輸方法、用戶設備和基站
- 下一篇:用于識別步態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