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3134.3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18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畢軍;劉苗苗;馬宗偉;楊建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6H50/30 | 分類號: | G16H50/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靜 |
| 地址: | 21009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生理 心理 高溫 適應 閾值 測試 系統 | ||
1.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閉環境可控溫度艙體,提供一測試空間,預留有空調系統接口及排風機組接口,預裝有監控攝像頭;
環境參數控制子系統,對艙體內的環境參數進行監測和操控;
空氣質量監測子系統,通過艙體內布置的空氣質量監測儀器對艙內的空氣質量進行實時監控;
生理指標測量子系統,包括:無線遙測設備,生理指標測量子系統用于記錄所述無線遙測設備所測量的實驗志愿者的生理指標數據;
心理指標測量子系統,用于獲取心里適應度指標的回饋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人體高溫適應參數可視化子系統,所述人體高溫適應參數可視化子系統包括:
顯示模塊,用于顯示監測數據;
數據處理模塊,用于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較方法,對不同溫度區間下的生理指標及心里適應度指標進行實時分析和差異比較,尋找0.05置信水平下的有顯著差異的溫度區間組,觀測實驗志愿者在暴露過程中的適應過程變化,以及生理指標與心里適應度指標間變化的異同,并尋找高溫適應閾值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模塊顯示的監測數據包括:所述環境參數控制子系統上傳的環境參數、所述空氣質量監測子系統上傳的空氣質量數據、所述生理指標測量子系統上傳的生理指標數據、所述心理指標測量子系統上傳的心里適應度指標數據以及所述封閉環境可控溫度艙體上傳的實驗志愿者行為表現視頻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理指標測量子系統包括:移動端設備,所述移動端設備用于顯示溫度心理適應指標測量問卷并獲取心里適應度指標的回饋數據;
所述心里適應度指標包括:溫度感知、熱舒適度感知、溫度可接受度感知、空氣質量可接受度感知、生理狀態感知、熱適應能力感知;
所述回饋數據是指對各個心里適應度指標的評分數值。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端設備為手機、平板電腦或計算機。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境參數控制子系統所監測的環境參數包括:溫度、濕度及通風狀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境參數控制子系統包括:調節模塊,用于以25℃為起點,以每10分鐘增高2℃的梯度逐步進行升溫調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質量監測子系統所監測的污染物包括:CO2、SO2、NO2、CO、O3、PM10、甲醛。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遙測設備所測量的生理指標數據包括:心率變異性指標、皮溫、耳溫、血氧飽和度、血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人體生理心理高溫適應閾值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遙測設備包括:BioHarness便攜式生理信號測量系統、皮溫傳感器、耳溫計、電子血壓計、脈搏血氧飽和度檢測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313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