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馬達以及馬達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3042.5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05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高橋遼太郎;水上浩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伺服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1/33 | 分類號: | H02K11/33;H02K5/04;H02K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帥;黃綸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達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提供馬達以及馬達的制造方法,能夠抑制絕緣件與電路板的相對移動。馬達(1)具備定子(2)、轉子(3)、電路板(5)以及馬達殼體(10)。定子(3)具有定子鐵芯(31)和固定于定子鐵芯(31)的絕緣件(32),絕緣件(32)具有比定子鐵芯(31)向軸向一側延伸的筒部(34)。筒部(34)具有從軸向一側的端緣(34a)突出的柱狀的銷(36)。電路板(5)在基板外周部中具有收納銷(36)的基部側的銷收納部(5g)。銷(36)在一端至少具有寬度比收納于銷收納部(5g)的部位寬的寬幅部(360)。電路板(5)與端緣(34a)接觸,在電路板(5)的基板外周部,寬幅部(360)的上表面從電路板(5)的軸向一側的板面突出,寬幅部(360)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電路板(5)的軸向一側的板面接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馬達以及馬達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馬達具備轉子、定子、電路板以及馬達殼體。專利文獻1的馬達具備樹脂制的外殼。定子具備定子鐵芯、絕緣件以及線圈。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150520號公報
但是,在上述絕緣件的結構中,在將線圈焊接到電路板時,電路板相對于絕緣件未被支承,因此無法抑制絕緣件與電路板的相對移動,從而存在作業性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夠簡單地進行將線圈焊接到電路板的作業。
本發明的馬達具備:轉子,其被支承為能夠繞中心軸線旋轉;定子,其從徑向外側包圍轉子;電路板,其與定子電連接;以及馬達殼體,其收納定子、電路板和轉子,馬達殼體具有:有底筒狀的第一殼體部,其至少收納轉子和定子;以及有頂筒狀的第二殼體部,其與第一殼體部連結,第二殼體部的開口與第一殼體部的開口對置,定子具有:定子鐵芯,其具有包圍中心軸線并沿周向擴展的外周面;以及絕緣件,其固定于定子鐵芯,絕緣件具有比定子鐵芯向軸向一側延伸并以中心軸線為中心的筒部,筒部具有從軸向一側的端緣突出的柱狀的銷,電路板在基板外周部具有收納銷的基部側的銷收納部,銷在一端至少具有寬度比收納于銷收納部的部位寬的寬幅部,電路板的一對板面朝向軸向,電路板與端緣接觸,在電路板的所述基板外周部,所述寬幅部的上表面從電路板的軸向一側的所述板面突出,寬幅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電路板的軸向一側的所述板面接觸。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馬達,電路板固定于絕緣件,因此能夠抑制絕緣件與電路板的相對移動。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馬達的立體圖。
圖2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馬達的縱剖視圖。
圖3是示出圖2的III-III截面的橫剖視圖,其中省略了線圈的圖示。
圖4是示出圖2的IV-IV截面的橫剖視圖,其中省略了電路板和線圈的圖示。
圖5是示出圖2的V-V截面的橫剖視圖。
圖6是示出插入了定子的狀態的第一殼體部側的立體圖。
圖7是示出電路板經由銷固定于筒部的狀態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8是對準備工序和載置工序進行說明的立體圖。
圖9是示出在實施了載置工序之后,將電路板載置于筒部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0是對熔接工序進行說明的側視圖。
圖11是示出在實施了熔接工序之后,電路板經由銷固定于筒部的狀態的側視圖。
標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伺服有限公司,未經日本電產伺服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30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處理裝置、信息處理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機器人以及機器人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