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GaN基常關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1986.9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39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姬小利;魏同波;王軍喜;李晉閩;楊富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L21/335 | 分類號: | H01L21/335;H01L29/778;H01L29/06;H01L29/10;H01L29/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方丁一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gan 基常關型高 電子 遷移率 晶體管 制備 方法 | ||
一種GaN基常關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方法包括:S1,在襯底(10)上依次制備成核層(11)、緩沖層(12)和第一高阻GaN層(13);S2,在第一高阻GaN層(13)上制備圖形化介質層(20);S3,基于圖形化介質層(20),橫向外延生長脊形GaN層(30),然后去除圖形化介質層(20),形成脊形GaN模板,其中,脊形GaN層(30)的側壁為晶面或晶面;S4,基于脊形GaN模板,依次外延生長脊形溝道層(31)及脊形勢壘層(32),其中,脊形溝道層(31)和脊形勢壘層(32)的側壁的厚度均小于平臺的厚度。該方法制備的晶體管,在溝道區域不存在刻蝕損耗及注入損傷,能有效避免刻蝕損傷對器件性能的影響,具有高的閾值電壓,高的飽和電流和低的開態電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GaN基常關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氮化鎵(GaN)材料具有寬的禁帶寬度和高的擊穿場強等材料性能優勢,而且其獨特的強極化效應可以形成高密度二維電子氣(2DEG),這些特性使得GaN非常適合于制備功率開關器件。GaN基功率開關器件兼具大功率、高擊穿電壓、高頻、耐高溫、抗輻射等諸多優點,在電力電子、無線基站、雷達、通訊等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通常基于AlGaN/GaN結構的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由于界面極化電荷誘導的2DEG的存在而處于常開狀態,即所謂常開型器件。。
為了失效安全和降低電路復雜性起見,功率開關通常應該置于常關狀態,因此,許多研究人員致力于研制常關型(亦稱作增強型)器件。目前報道的GaN基增強型器件主要有氟離子注入、凹槽柵、薄勢壘、pn結柵等方案。各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例如,氟離子處理難免注入損傷,凹槽柵難以避免刻蝕損傷,薄勢壘閾值電壓較低且源漏區域的2DEG不足影響器件飽和電流和開態電阻,pn結柵受限于p-GaN的空穴濃度不足而閾值電壓不夠高。也有研究組曾報道過槽形或斜面溝道器件,其槽形或斜面溝道是通過刻蝕后再外延所形成,但刻蝕工藝難免一定的損傷,對器件性能有較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于現有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GaN基常關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及制備方法,用于至少部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GaN基常關型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的制備方法,包括:S1,在襯底10上依次制備成核層11、緩沖層12和第一高阻GaN層13;S2,在第一高阻GaN層13上制備圖形化介質層20;S3,基于圖形化介質層20,橫向外延生長脊形GaN層30,然后去除圖形化介質層20,形成脊形GaN模板,其中,脊形GaN層30的側壁為晶面或晶面;S4,基于脊形GaN模板,依次外延生長脊形溝道層31及脊形勢壘層32;S5,在脊形勢壘層32上制備脊形介質層40,在脊形勢壘層32平臺上制備源電極50及漏電極51,在脊形介質層40的側壁制備柵電極60;其中,脊形溝道層31和脊形勢壘層32側壁的厚度均小于各自對應的脊形平臺的厚度。
可選地,在襯底10上依次制備成核層11、緩沖層12和第一高阻GaN層13,包括:制備C摻雜的或Fe摻雜的第一高阻GaN層13,或者制備包含Al(Ga)N插入層的第一高阻GaN層13,或者制備包含p-(Al)GaN插入層的所述第一高阻GaN層13。
可選地,制備方法還包括:在脊形溝道層31與脊形勢壘層32之間制備A1N插入層33;在脊形勢壘層32與脊形介質層40之間制備u-GaN帽層34。
可選地,制備方法還包括:在脊形GaN模板上外延生長脊形溝道層31之前,先外延第二高阻GaN層301。
可選地,橫向外延生長脊形GaN層30,包括:橫向外延生長三角柱或梯形柱的脊形GaN層30,其中,三角柱的脊形GaN層30的兩個側壁的長度之和為0.2-10μm,兩個脊形平臺的長度均為5-50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19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