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凈化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1763.2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4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閆樹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浪迪水產農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20;C02F101/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立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龍艷華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凈化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污水凈化處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分離出養殖污水中的固體沉淀物;步驟S2:將養殖污水流入酸化池進行PH調節;步驟S3:將養殖污水進行厭氧處理;步驟S4:將養殖污水進行好氧處理;步驟S5:將好氧處理后的養殖污水送入沉淀池內,加入絮凝劑,對養殖污水進行混凝沉淀;步驟S6:將混凝沉淀后的養殖污水經過膜生物反應器,收集濾液,添加消毒劑消毒處理后即可排放;本發明的污水凈化處理方法,可有效將污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氨氮和有機物污染物濃度降低到達標水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污水凈化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采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喂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會造成水體的污染,如餌料、肥料等殘留物,死魚死蝦等腐敗物,故水產養殖的過程中,水體的凈化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可有效將污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氨氮和有機物污染物濃度降低到達標水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凈化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含有固體沉淀物的養殖污水經過固液分離裝置,將養殖污水中的固體沉淀物分離出來,并將所述固體沉淀物進行粉碎后用做生產有機肥;
步驟S2:將分離出固體沉淀物的養殖污水流入酸化池,停留2-3小時,進行PH調節;
步驟S3:將步驟S2得到的污水輸送至厭氧反應器,并加入厭氧菌種,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步驟S4:將厭氧發酵后的養殖污水輸送至氨氧化反應器,并輸送至好氧池,同時加入好氧菌種降解污水中的COD和氨氮濃度;
步驟S5:將好氧處理后的養殖污水送入沉淀池內,加入絮凝劑,對養殖污水進行混凝沉淀;
步驟S6:將混凝沉淀后的養殖污水經過膜生物反應器,收集濾液,添加消毒劑消毒處理后即可排放。
優選的,所述步驟S2中,所述厭氧菌種為反硝化桿菌,按100質量份數的養殖污水配1.5-2份的反硝化桿菌的比例向所述養殖污水投放所述反硝化桿菌。
優選的,所述好氧菌種為酵素菌,按100質量份數的養殖污水配0.8-1.2份的亞硝酸菌的比例向所述養殖污水投放所述酵素菌。
優選的,所述絮凝劑為聚合硫酸鋁,所述聚合硫酸鋁的添加量為5-7g/L。
優選的,所述步驟S3中包括,從厭氧反應器中流出的養殖污水,采用石灰水調整pH至7.5-8.5,再輸送至氨氧化反應器。
優選的,所述膜生物反應器采用高分子膜生物反應器或陶瓷膜生物反應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能將養殖污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氨氮和有機污染物濃度降到達標水平,過程采用生物降解,先使用厭氧菌種對養殖污水進行有機物初步分解,然后再使用好氧菌種對污水中的富營養物質進行發酵,使得水體質量得到進一步改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浪迪水產農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浪迪水產農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17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樁板式結構橋面板自動化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車輛的空調控制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