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存儲器單元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1426.3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53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宋志棠;宋文雄;趙進;吳天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L45/00 | 分類號: | H01L45/00;H01L27/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賈允 |
| 地址: | 20005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相變 材料 結構 存儲器 單元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變材料層(101);
石墨烯層(102),所述石墨烯層(102)設于所述相變材料層(101)的頂部或者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變材料包括鍺-銻-碲(Ge-Sb-Te)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變材料層(101)的厚度范圍為1納米~20納米,和/或,所述石墨烯層(102)的厚度范圍為1納米~30納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兩層所述相變材料層(101)和至少一層所述石墨烯層(102);
鄰近的所述至少兩層所述相變材料層(101)之間設有一層所述至少一層石墨烯層(102)。
5.一種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制備相變材料層(101);
在所述相變材料層(101)的表面制備石墨烯層(10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過磁控濺射法、化學氣相沉積法、原子層沉積法或者電子束蒸鍍法制備所述相變材料層(101);
采用有機氣體高溫分解催化方法制備所述石墨烯層(102)。
7.一種存儲器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電極層(3)、第二電極層(4)和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1);
所述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1)層位于所述第一電極層(3)的頂部;
所述第二電極層(4)位于所述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1)的頂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存儲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電極層(3)與所述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1)層之間設有粘合層,或,所述第二電極層(4)與所述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1)層之間設有粘合層。
9.一種存儲器單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制備第一電極層(3);
在所述第一電極層(3)的頂表面制備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1)層;
在所述石墨烯-相變材料結構(1)層的表面制備第二電極層(4)。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存儲器單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過濺射法、蒸發法、化學氣相沉積法、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低壓化學氣相沉積法、金屬化合物氣相沉積法、分子束外延法、原子氣相沉積法或原子層沉積法制備所述第一電極層(3)和所述第二電極層(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142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