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實現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功能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及其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1383.9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22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松洋;周曉芳;邱瑾;梁辰 | 申請(專利權)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Q50/26 | 分類號: | G06Q50/26;G06K9/62;G06K17/00;G08B21/22;H04W4/029;H04W4/8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潔;鄭暄 |
| 地址: | 200031***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藍牙 傳感 技術 實現 脫逃 行為 防止 功能 綜合 信息管理 系統 及其 處理 方法 | ||
1.一種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實現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功能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包括:
感知層,用于位置感知和動作感知;
采集層,與所述的感知層相連接,用于接收所述的感知層所得到的原始數據信息,并對原始數據進行的簡單處理和判斷;
網絡層,與所述的采集層相連接,用于接收所述的采集層所得到的數據信息,并進行信息數據接入以及傳輸控制;
應用層,與所述的網絡層相連接,用于接收所述的網絡層傳輸的數據信息,進行數據存儲、行為/動作識別、人員管理和預警管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實現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功能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知層包括:
位置信息感知模塊,與所述的采集層相連接,用于感知人員的位置信息;
動作感知模塊,與所述的采集層相連接,用于感知人員的劇烈動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實現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功能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信息感知模塊包括供犯人佩戴的定位手環或供警員佩戴的定位胸牌。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實現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功能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層包括:
位置采集基站,與所述的位置信息感知模塊相連接,用于接收位置信息感知模塊的人員位置信息;
動作采集基站,與所述的動作感知模塊相連接,用于接收動作感知模塊的人員動作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實現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功能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絡層包括網絡接入設備,與所述的采集層和應用層相連接,用于實現設備的局域網和公網接入,實現前端設備和后臺的數據傳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實現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功能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應用層包括:
數據應用服務器,與所述的網絡層相連接,用于接入局域網和公網,實現應用服務支撐、數據存儲處理功能;
人員信息管理模塊,與所述的網絡層相連接,用于實現犯人和警員信息管理控制;
行為及動作識別模塊,與所述的網絡層相連接,用于實現人員的行為識別和動作識別;
預警管理模塊,與所述的網絡層相連接,用于實現異常行為的預警管理控制。
7.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實現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的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所述的感知層對位置和動作進行感知;
(2)所述的采集層接收原始數據信息,并對原始數據進行的簡單處理和判斷;
(3)所述的網絡層接收進行信息數據接入以及傳輸控制;
(4)所述的應用層識別行為及動作,并發出告警信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實現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的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闖入行為判斷和告警的步驟,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4.1)感知標簽進入區域;
(1-4.2)判斷該區域是否為規則區域,如果是,則繼續步驟(1-4.3);否則,判定為非法闖入行為,并產生告警;
(1-4.3)判斷標簽是否為授權進入,如果是,則行為符合規則,退出步驟;否則,判定為非法闖入行為,并產生告警。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實現基于藍牙及多傳感技術的暴獄和脫逃行為防止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脫逃行為識別的步驟,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2-4.1)感知標簽進入劃定的規則區域;
(2-4.2)判斷標簽在區域內是否有移動行為,如果是,則繼續步驟(2-4.3);否則,判定為標簽離開并產生告警,退出步驟;
(2-4.3)判斷標簽位置在預設時間內是否符合規則,如果是,則標簽行為符合規則,退出步驟;否則,判定為脫逃行為并產生告警,退出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經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1383.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