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流式污水深化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1355.7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7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軍;林泰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鴻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華鴻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童世鋒 |
| 地址: | 530012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流 污水 深化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導流式污水深化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S1:沉淀,將污水輸入高效沉淀池內靜置沉淀4?8小時;S2:過濾,沉淀后的出水,經控制閥門Ⅴ或控制閥門Ⅵ輸入人工濕地內的左布水器或右布水器上,均勻把污廢水分布于人工濕地中進行過濾;S3:經過人工濕地進行凈化的污廢水,通過左側或右側收集管匯入回水管,將水體導入集水池中靜置存儲;S4:集水池中的水體通過控制閥門Ⅱ進入消毒渠進行消毒后達標排放。本發明充分利用了收集池的作用,有效解決了傳統人工濕地收集池單一功能,利用自動電動閥門遠程控制,減少其他動力,操作方便、施工簡單、造價較低,充分利用了自身導流的方向的改變,實現了逆向進水進行反沖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流式污水深化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工藝能有效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及園區工業廢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對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生活環境和工業園區品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對污水廠要求排水指標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國家級園區和缺水地區,污水處理廠都要求提標。因此,必須結合當地污水的水量、水質以及溫度、氣候、氣象、地理、經濟等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污水深度處理工藝。
污水在深度處理的過程中,需要經過濾池進行過濾,但現在的過濾系統普遍需要較長的時間、運營成本較高、過濾濾料易堵塞問題嚴重,造成了污水深度處理的效率不高,為了提高城市污水及工業園區污水深度處理的效率,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的污水深度處理工藝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流式污水深化處理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導流式污水深化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S1:沉淀,將污水輸入高效沉淀池內靜置沉淀4-8小時,水體在高效沉淀池內進行有效的沉淀,固體顆粒沉降至池底與水體完成重力分離;
S2:過濾,沉淀后的出水,經控制閥門Ⅴ或控制閥門Ⅵ輸入人工濕地內的左布水器或右布水器上,均勻把污廢水分布于人工濕地中進行過濾;
S3:經過人工濕地進行凈化的污廢水,通過左側或右側收集管匯入回水管,將水體導入集水池中靜置存儲;
S4:集水池中的水體通過控制閥門Ⅱ進入消毒渠進行消毒后達標排放,集水池中的沉淀雜質通過控制閥門Ⅰ輸入儲泥池中存儲。
優選的,兩個所述回水管上分別安裝有控制閥門Ⅲ和控制閥門Ⅳ。
優選的,所述控制閥門Ⅴ和控制閥門Ⅵ同時只打開一個,且同側的控制閥門Ⅲ和控制閥門Ⅳ對應打開。
優選的,所述人工濕地進水按導流方向左右均可進水,先左再右,或先右后左導流進水,可有效的進行逆向的進水導流,有效的進行的了反沖。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1、充分利用了收集池的作用,每次導流逆向進水前段,把該部分的作用由收集變為收集加沉淀分離,有效解決了傳統人工濕地收集池單一功能,避免了傳統工藝因反沖時大量沖洗水仍要重新回到前端,造成濕地負荷的加大,也造成了二次處置的費用。
2、充分利用自動電動閥門遠程控制,減少其他動力,操作方便、施工簡單、造價較低,充分利用了自身導流的方向的改變,實現了逆向進水進行反沖洗,解決了傳統人工濕地因堵塞頻繁清洗和更換濾料所造成的過高運營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處理方法流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儲泥池;2、控制閥門Ⅰ;3、集水池;4、控制閥門Ⅱ;5、消毒渠;6、人工濕地;7、左布水器;8、控制閥門Ⅲ;9、控制閥門Ⅳ;10、右布水器;11、控制閥門Ⅴ;12、高效沉淀池;13、控制閥門Ⅵ;14、收集管;15、回水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鴻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華鴻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華鴻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華鴻環保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135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