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機械的冷卻循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1232.3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200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法若成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25/12 | 分類號: | F01D25/12;F01D25/18;F16N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劉艷玲 |
| 地址: | 221400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機械 冷卻 循環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機械的冷卻循環裝置,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內設有渦輪腔,所述渦輪腔右側設有齒輪腔,所述齒輪腔內設有傳動組件,所述渦輪腔下方設有潤滑油過濾腔,所述潤滑油過濾腔左側設有廢料存儲箱,所述廢料存儲箱內設有廢料存儲腔,所述廢料存儲腔內設有廢料組件,所述潤滑油過濾腔右側設有傳動腔,所述傳動腔后側設有皮帶輪腔,所述傳動腔內設有轉動組件,此裝置的潤滑油經過過濾后通過冷卻箱內的冷卻劑吸走熱量然后循環使用,而吸收熱量的冷卻劑由于其沸點低從而變成蒸汽通過管道進入位于外界的液化箱內冷卻液化再次流入冷卻箱內從而達到循環冷卻潤滑的作用,同時此裝置采用了噴霧式的潤滑使其接觸面積更廣效果更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冷卻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機械的冷卻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機械工程高速發展的國家,而機械的發展離不開齒輪等高速轉動零件,而零件在高速轉動的狀態會產生大量熱量,如果不把熱量帶走,長時間過熱下去會對裝置產生影響甚至奔潰,同時對高速旋轉的零件進行潤滑也是非重要,而現在大部分的冷卻裝置都使用水帶走熱量,效果較差,并且會浪費大量水資源。
此裝置使用了一直用于冷卻的潤滑油,在潤滑的同時帶走零件的熱量,然后通過過濾和冷卻使其可以循環使用,而冷卻劑通過外界的溫差把熱量從裝置內部帶到外界從而降低裝置內的溫度。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機械的冷卻循環裝置,能夠克服上述缺陷。
本發明的一種用于機械的冷卻循環裝置,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內設有渦輪腔,所述渦輪腔右側設有齒輪腔,所述齒輪腔內設有傳動組件,所述渦輪腔下方設有潤滑油過濾腔,所述潤滑油過濾腔左側設有廢料存儲箱,所述廢料存儲箱內設有廢料存儲腔,所述廢料存儲腔內設有廢料組件,所述潤滑油過濾腔右側設有傳動腔,所述傳動腔后側設有皮帶輪腔,所述傳動腔內設有轉動組件;
所述傳動腔上方連通設有齒條腔,所述傳動腔右側設有吸熱腔,所述吸熱腔內設有液體冷卻劑,所述液體冷卻劑下端面設有通孔第一磁鐵與所述吸熱腔連通,所述吸熱腔內設有沸點極低的冷卻劑,所述吸熱腔外側環繞設有第一傳輸管道,所述吸熱腔上端面設有蒸汽傳輸管道,所述蒸汽傳輸管道上端延伸至所述冷卻液化腔內,是吸熱腔右側設有連接腔,所述連接腔上方設有轉動腔,所述轉動腔上方連通設有滑動腔所述轉動腔左側設有氣壓腔,所述氣壓腔內設有壓縮抽取組件,所述氣壓腔左側設有冷卻潤滑油,所述冷卻潤滑油與所述氣壓腔由第二傳輸管道相連接;
所述冷卻潤滑油與所述渦輪腔由第三傳輸管道連通,所述第三傳輸管道下端伸入所述渦輪腔內并固定安裝設有噴灑頭,所述外殼體右端面固定安裝設有液化箱,所述液化箱內設有冷卻液化腔,所述冷卻液化腔下端連通設有第四傳輸管道,所述第四傳輸管道延伸至所述液體冷卻劑內。
優選地,所述傳動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齒輪腔右端壁內的電機,所述電機左端動力連接設有第一軸,所述第一軸轉動安裝在所述齒輪腔與所述渦輪腔之間,所述第一軸延伸至所述渦輪腔內并固定安裝設有渦輪,位于所述齒輪腔內所述第一軸上固定安裝設有第一斜齒輪,所述第一斜齒輪下方嚙合連接設有第二斜齒輪,所述第二斜齒輪固定安裝在第二軸上,所述第二軸上端轉動安裝在所述齒輪腔上端壁內,所述第二斜齒輪下方設有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二軸上的第三斜齒輪,所述第三斜齒輪下方嚙合連接設有第四斜齒輪,所述第四斜齒輪固定安裝在第三軸上,所述第三軸前后端分別轉動安裝在所述齒輪腔前后端壁內,所述第四斜齒輪前側設有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三軸上的第五皮帶輪,所述第五皮帶輪下方設有位于所述傳動腔內的第六皮帶輪,所述第六皮帶輪與所述第五皮帶輪由轉動皮帶連接,所述第六皮帶輪固定安裝在第四軸上,所述第四軸前端轉動安裝在所述傳動腔前端壁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法若成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徐州法若成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123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