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硬性角膜塑形鏡邊角拋光的裝置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1099.1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31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麗;李金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菁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9/14 | 分類號: | B24B9/14;B24B29/02;B24B41/06;B24B27/00;B24B47/10;B24B5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陳酩 |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硬性 角膜 塑形鏡 邊角 拋光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硬性角膜塑形鏡邊角拋光的裝置及其方法,涉及鏡片加工的技術領域,包括固定組件和拋光組件,固定組件包括固定軸、轉盤和第一驅動件;拋光組件包括旋轉軸、連接桿、拋光件、第二驅動件、第三驅動件;當第二驅動件驅動旋轉軸轉動靠近固定軸時,拋光件的外側壁與固定軸背離第一驅動件的一側抵接。第一驅動件驅動固定軸轉動,第三驅動件驅動連接桿轉動以帶動拋光件同步轉動,控制第三驅動件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結合拋光件與鏡片二者的轉動以對鏡片的內、外邊角進行同步拋光,一步到位去除內、外邊角的割痕,不僅提高了鏡片外觀和品質,而且確保了佩戴者的舒適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鏡片加工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用于硬性角膜塑形鏡邊角拋光的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角膜塑形鏡采用透氣性硬質角膜接觸鏡材料,即通常所說的RGP材料制作的眼鏡片,RGP是英文Rigid Gas Permeable的縮寫,即“透氣性硬質材料”。它是在不透氣的硬質材料PMMA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現有公開號為CN203936745U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硬性角膜塑形鏡反轉弧面拋光的工具,該拋光工具包括手柄以及位于手柄頂端的橡膠磨頭,該磨頭的頂端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后形成用于放置研磨劑的開口;開口與磨頭的外圓周面之間的過渡弧面為環形磨合面,該環形磨合面的橫截面的曲率半徑與硬性角膜塑形鏡上的反轉弧面的曲率半徑相匹配。
硬性角膜塑形鏡在通過車床上的鉆刀進行切削加工后,會對其表面進行拋光打磨,以提高鏡片表面的光滑度。但是,經過加工后的鏡片在內、外邊角也容易留下細微的呈鋸齒狀的割痕,人類眼睛非常敏感,稍有異物就會引起不適。現有的表面拋光技術不能去除內、外邊角的割痕,而內、外邊角的割痕不僅會影響到鏡片的外觀,而且會大大降低佩戴者的舒適度,亟需改善。
發明內容
針對實際運用中這一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硬性角膜塑形鏡邊角拋光的裝置及其方法,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硬性角膜塑形鏡邊角拋光的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有固定組件和拋光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固定軸和第一驅動件,所述第一驅動件固定于所述工作臺上,所述固定軸與所述第一驅動件連接,所述第一驅動件驅動所述固定軸沿高度方向轉動;
所述拋光組件包括旋轉軸、連接桿、拋光件、第二驅動件、第三驅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固定于所述工作臺上,所述旋轉軸一端與所述第二驅動件連接,所述第二驅動件驅動所述旋轉軸繞二者連接點沿第二驅動件的轉動方向轉動,所述旋轉軸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驅動件連接,所述連接桿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驅動件上,所述第三驅動件驅動所述連接桿沿所述連接桿的長度方向轉動,且所述連接桿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固定軸的長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拋光件固設于所述連接桿的外側壁上;
當所述第二驅動件驅動所述旋轉軸轉動靠近所述固定軸時,所述拋光件的外側壁與所述固定軸背離所述第一驅動件的一側抵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將鏡片固定于固定軸背離第一驅動件的端面處,利用第一驅動件驅動固定軸轉動,鏡片與固定軸同步轉動,再利用第二驅動件驅動旋轉軸轉動至拋光件外側壁與鏡片的邊角抵接后,第三驅動件驅動連接桿轉動以帶動拋光件同步轉動,控制第三驅動件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結合拋光件與鏡片二者的轉動以對鏡片的內、外邊角進行同步拋光,一步到位去除內、外邊角的割痕,不僅提高了鏡片外觀和品質,而且確保了佩戴者的舒適度。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組件還包括轉盤,所述轉盤固定于所述第一驅動件背離所述工作臺的一側,所述固定軸固定于所述轉盤背離所述第一驅動件的一側。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拋光件在進行拋光時,拋光件上的外側壁上需要涂抹拋光液,在拋光過程中,拋光液可能會從拋光件上滴落,通過設置轉盤,在拋光液滴落時可滴落在轉盤上,以避免拋光液滴落至第一驅動件與固定軸的連接處,而影響第一驅動件的機械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菁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菁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10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視覺特征提取的刀具損傷檢測方法
- 下一篇:基體成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