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澄清池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0133.3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359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平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D21/01 | 分類號: | B01D21/01;B01D21/02;B01D21/28;C02F11/15;C02F9/04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顧吉云 |
| 地址: | 21402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澄清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澄清池,該澄清池能夠有效提高澄清池處理效果和生產效率。其包括攪拌器,攪拌器頂端穿過澄清池頂板通過減速器安裝于電機的軸,攪拌器外側被傘形板圍合,構成第一反應室;傘形板上部安裝有導流板,導流板圍合為第二反應室;傘形板、導流板交界處一側設置有喇叭口喉管,喉管通過噴嘴與進水管道連通;導流板外側設置有圓形擋板,導流板、圓形擋板之間形成導流室,圓形擋板、澄清池內壁之間形成分離室,分離室上部設置有集水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澄清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澄清池。
背景技術
混凝反應作為一種有效的固液分離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許多行業的水處理工作中。澄清池是用于混凝處理的一種設備。在澄清池內,可以同時完成混合、反應、沉淀分離等過程。水力循環澄清池是指在水射器的作用下,將池中的活性泥渣吸入和原水充分混合,從而加強了水中固體顆粒間的接觸和吸附作用,形成良好的絮凝,加速了沉降速度使水得到澄清,水力循環澄清池由于其結構緊湊、處理效果較好、生產效率較高,節省藥劑用量,應用于許多行業的水處理中,如中小水廠的水質凈化,高濁度水廠改造與新水廠建設的水質凈化工程。
然而現有的澄清池處理效果和生產效率有限,可能導致反應不充分而在沉淀區中繼續形成礬花,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新的澄清池。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現有的澄清池處理效果和生產效率有限,可能導致反應不充分而在沉淀區中繼續形成礬花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澄清池,該澄清池能夠有效提高澄清池處理效果和生產效率。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澄清池,其包括攪拌器,所述攪拌器頂端穿過澄清池頂板通過減速器安裝于電機的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外側被傘形板圍合,構成第一反應室;所述傘形板上部安裝有導流板,所述導流板圍合為第二反應室;所述傘形板、所述導流板交界處一側設置有喇叭口喉管,所述喉管通過噴嘴與進水管道連通;所述導流板外側設置有圓形擋板,所述導流板、所述圓形擋板之間形成導流室,所述圓形擋板、所述澄清池內壁之間形成分離室,所述分離室上部設置有集水槽。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槽由內筒板、環形底板構成,所述環形底板上設置有進水口,所述內筒板外側設置有出水口,所述進水口、所述出水口之間,上擋板、下擋板分別設置于所述內筒板內;
所述傘形板、所述澄清池內壁之間形成泥渣濃縮室,所述澄清池底端設置為錐面排污口,所述泥渣濃縮室、所述錐面排污口通過排污管道與排污槽連通,所述排污槽內安裝有高頻脈沖發生頭,所述高頻脈沖發生頭與高頻脈沖發生源相連;
所述傘形板、所述導流板交界處另一側設置有超聲波發聲口,所述超聲波發聲口通過管子與超聲波聲源裝置連通;
所述攪拌器底端安裝有攪拌盤,所述攪拌盤下表面均布有三個以上攪拌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將加了混凝劑的原水從進水管道進入噴嘴,以高速噴入喉管,在喉管的喇叭口周圍形成真空,吸入大量的泥渣量,經過泥渣與原水的迅速混合,進入被傘形板包圍的第一反應室,攪拌器轉動在在第一反應室形成渦流,使廢水、混凝劑以及回流的泥渣充分接觸混合,由于攪拌器的提升作用,水由第一反應室提升到第二反應室,繼續進行混凝反應,有利于絮凝的礬花長大;水從第二反應室筒口四周流出到導流室,當水流到平穩地流入分離室后,由于流通截面逐漸變大,流速開始大幅度下降,泥渣絮凝在重力的作用下和水分離,分離出的清水上升從集水槽出水口流出,泥渣沉降,從而有效提高澄清池處理效果和生產效率;
清水從集水槽的進水口進入,經過上擋板、下擋板對雜質的阻擋后,從出水口排出,進一步保證了澄清池處理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未經無錫科技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013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