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濕熱老化性能優良的PC/ABS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9664.0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44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輝輝;周中玉;周霆;辛敏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金山錦湖日麗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55/02;C08L51/06;C08L51/04;C08L83/04;C08L27/14;C08K5/134;C08K5/103;C08K5/09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慧;郭國中 |
| 地址: | 201517 上海市金***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熱 老化 性能 優良 pc abs 合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濕熱老化性能優良的PC/ABS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組分和重量份:PC樹脂:50~80,ABS樹脂:20~45,增韌劑:2~5,疏水劑:0.5~5,抗氧劑:0.1~2,潤滑劑:0.1~2;所述合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PC樹脂、ABS樹脂、疏水劑、增韌劑、抗氧劑和潤滑劑加入混合攪拌機中進行混合;(b)將步驟a所得混合物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共混造粒,經過熔融擠出,造粒即得到PC/ABS合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小分子疏水助劑提升PC/ABS的濕熱老化性能,能制備耐長期濕熱老化性能優良的PC/ABS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領域,尤其是涉及改善PC/ABS及其他高分子材料耐高溫高濕性能的技術方法,具體為一種耐濕熱老化性能優良的PC/ABS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PC/ABS合金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和熱性能,廣泛應用在汽車、家電、數碼產品等領域。但是PC耐水解性能很差,而其根源是PC中的酯基易水解,尤其是高溫高濕下水會部分氣化成水蒸氣滲透到分子間,促進PC的降解,這也限制了PC及其合金材料在更苛刻環境下的使用,尤其是新能源電池行業電池的無鹵阻燃PC/ABS幾乎都有高溫高濕的要求,因此提高PC/ABS材料的耐高溫高濕性能就成了迫不及待的技術攻堅目標。
通過查詢相關專利,目前并無有效且切實可行的技術手段解決PC/ABS的耐高溫高濕性能劣化嚴重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濕熱老化性能優良的PC/ABS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采用小分子疏水劑來提高PC/ABS材料的耐水解性,小分子疏水助劑在注塑成制件的過程中遷移到零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疏水層,避免高溫下水蒸氣浸滲到分子鏈間造成酯基的水解,達到耐高溫高濕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濕熱老化性能優良的PC/ABS合金,該合金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組分:
優選地,所述的PC樹脂為雙酚A型聚碳酸酯樹脂,在300℃/1.2kg條件下的熔融指數為8~20g/10min。
優選地,所述的ABS樹脂重均分子量為120000~160000,橡膠含量為5~30%,丙烯腈含量為20~30%,苯乙烯含量為40~70%,在220℃/10kg條件下的熔融指數為10~15g/min。
優選地,所述的疏水劑為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疏水性助劑,包括硅酮粉、低分子聚氟乙烯或者聚丙烯接枝馬來酸酐(PP-g-MAH)的一種或者幾種。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濕熱老化性能優良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或丙烯酸脂類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地,所述的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或丙烯酸脂類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抗氧劑為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烷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亞磷酸苯酯或雙十八烷基季戊四醇雙亞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潤滑劑為石蠟、硬脂酸、硬脂酸丁酯、油酰胺或乙撐雙硬脂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更優選為季戊四醇酯、乙撐雙硬酯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耐濕熱老化性能優良的PC/ABS合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金山錦湖日麗塑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金山錦湖日麗塑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96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