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傳輸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9151.X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75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得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9/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文聰 |
| 地址: | 510530 廣東省廣州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區塊 數據傳輸 方法 系統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傳輸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將待傳輸數據劃分成第一數據和第二數據,其中第一數據包括了用戶隱私的安全傳輸憑證信息,而第二數據則是待傳輸數據中除了第一數據之外的大批量數據;本發明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將第一數據從數據發送節點傳輸到數據接收節點,保證了第一數據的安全傳輸,安全性高;同時利用公共網絡將第二數據從數據發送節點傳輸到數據接收節點,實現了大批量數據的傳輸,成本較低,可廣泛應用于區塊鏈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尤其是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傳輸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大批量數據在計算機網絡中的傳輸是許多信息技術應用場景中的關鍵步驟,一般要求傳輸過程的安全性,需確保數據傳輸不被監聽、截留,數據無法被偽造。在現有的技術方案中,為確保安全性,兩個節點間進行安全數據傳輸往往需要建立一條專線。然而,當所需傳輸的數據量大的時候,建立或租用專線的成本太高,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并不可行。經濟上更可行的方案是通過公共網絡來傳輸大批量數據。但是,通過公共網絡的數據傳輸存在安全性差的問題,在公共網絡的數據傳輸容易被第三方侵入,并有可能對數據進行監聽、截留或偽造,因而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得不到很好保障。
現有的針對大批量數據傳輸的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通過發送節點和接受節點之間建立專線來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性。這一類方法主要的缺點在于租用或自建專線的成本太高,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不適合大批量的數據傳輸。第二類方法主要是通過公共網絡來進行數據傳輸。此類方法傳輸成本低,但缺點在于安全性差,數據在公共網絡的傳輸過程之中容易被監聽、截留、或偽造,不適用于對安全性需求高的數據傳輸。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成本低且安全性高的,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傳輸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傳輸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數據發送節點,包括:
確定數據發送節點的第一公鑰、第一私鑰、第一區塊鏈地址、存儲空間地址;以及確定數據接收節點的第二公鑰和第二區塊鏈地址;
根據所述第二公鑰對待傳輸數據的第一數據進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
通過區塊鏈網絡將所述第一加密信息發送至數據接收節點;
通過公共計算機網絡將待傳輸數據的第二數據上傳至存儲空間,以使數據接收節點從所述存儲空間地址下載所述第二數據。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傳輸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數據接收節點,包括:
確定數據發送節點的第一公鑰、第一區塊鏈地址;以及確定數據接收節點的第二公鑰、第二私鑰和第二區塊鏈地址;
根據所述第二私鑰對接收到的第一加密信息進行解密,得到待傳輸數據的第一數據,并生成反饋信息;
根據所述第一公鑰對所述反饋信息進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信息;
根據所述第一區塊鏈地址,將所述第二公鑰、第二區塊鏈地址和第二加密信息發送至數據發送節點;
根據解密信息,從所述存儲空間地址下載待傳輸數據的第二數據。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傳輸方法,包括:
確定數據發送節點的第一公鑰、第一私鑰、第一區塊鏈地址、存儲空間地址;以及確定數據接收節點的第二公鑰、第二私鑰和第二區塊鏈地址;
根據所述第一公鑰通過數據發送節點對待傳輸數據的第一數據進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
通過區塊鏈網絡將所述第一公鑰、第一區塊鏈地址、存儲空間地址以及第一加密信息發送至數據接收節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得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得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91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