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同步器有效
申請號: | 202010058949.2 | 申請日: | 2020-01-19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74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發明(設計)人: | 趙烤蕊;王冰;余子林;劉學武;鐘振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16D23/02 | 分類號: | F16D23/02;F16H6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眾鼎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姚章國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同步器 | ||
本發明屬于變速器的同步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同步器。該同步器包括同步器滑塊、同步器齒轂以及同步器齒套,所述同步器齒轂的外齒圈與所述同步器齒套的內齒圈嚙合,所述同步器滑塊安裝在所述同步器齒轂與所述同步器齒套之間,所述同步器齒套上形成有相對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同步器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的第一緩沖件,所述第一緩沖件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面。該同步器可有效地減小同步器換擋到位時同步器齒套與擋位齒輪之間的沖擊,降低換擋噪聲,提高換擋品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變速器的同步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同步器。
背景技術
在汽車零部件中,同步器已廣泛應用在汽車的變速器中。由于它的使用,使得變速器的性能大大改善,不但使換擋輕便,避免沖擊,同時使得變速器的平均壽命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提高汽車的動力性和燃料經濟性。
目前變速器上的同步器換擋限位方式主要為:
(1)同步器齒套與擋位齒輪端面限位。
自動變速器與手動變速器的區別在于,自動變速器是換擋過程通過TCU軟件控制液壓系統來完成的,自動變速器換擋力遠大于手動變速器,當同步器換擋到位時,由于換擋電流的持續,同步器齒套上仍存在一個較大的換擋力,這將導致同步器齒套在同步結束后會獲得一個較大的軸向沖量。然而,由于同步器齒套與擋位齒輪通常均采用鋼件材料,當同步器換擋到位時,同步器齒套與擋位齒輪端面限位接觸(即為鋼件與鋼件限位),換擋到位沖擊較大,易產生換擋噪聲,換擋舒適性較差,影響換擋品質。
(2)同步器齒套與擋位結合齒高齒限位。該限位方式多應用于擋位齒輪直徑小于結合齒外徑的情況,但由于結合齒高齒結構比較薄弱,常存在結合齒斷裂的風險。
(3)換擋撥叉叉軸與殼體叉軸孔端面限位。該限位方式主要應用于手動變速器,其換擋噪聲較大,換擋舒適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同步器齒套與擋位齒輪端面限位時換擋到位沖擊較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同步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同步器,包括同步器滑塊、同步器齒轂以及同步器齒套,所述同步器齒轂的外齒圈與所述同步器齒套的內齒圈嚙合,所述同步器滑塊安裝在所述同步器齒轂與所述同步器齒套之間,所述同步器齒套上形成有相對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同步器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的第一緩沖件,所述第一緩沖件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面。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同步器,所述第一緩沖件凸出于所述同步器齒套的第一端面,當同步器換擋到位時,所述第一緩沖件將與第一擋位齒輪的端面柔性接觸,可有效地減小同步器換擋到位時同步器齒套與第一擋位齒輪之間的沖擊,降低換擋噪聲,提高換擋品質。
可選地,所述第一緩沖件包括第一阻尼塊,所述第一阻尼塊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端面上。
可選地,所述同步器齒套的外周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同步器齒套上設置有貫穿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環形凹槽的第一側壁上設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阻尼塊包括第一阻尼座以及第一連接柱,所述第一阻尼座的第一側表面貼附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連接柱連接在所述第一阻尼座的第一側表面上;
所述同步器還包括第二阻尼塊,所述第二阻尼塊包括第二阻尼座以及第二連接柱,所述第二阻尼座的第一側表面貼附在所述環形凹槽的第一側壁上,所述第二連接柱連接在所述第二阻尼座的第一側表面上;
所述第一連接柱通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連接柱插接。
可選地,所述同步器齒套上還設置有貫穿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環形凹槽的第一側壁上設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阻尼塊還包括連接在所述第一阻尼座的第一側表面上的第三連接柱,所述第二阻尼塊還包括連接在所述第二阻尼座的第一側表面上的第四連接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894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