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田徑運動員跳繩的多功能智能記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8784.9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96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良;孫一書;孫圣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北木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5/20 | 分類號: | A63B5/20;A63B7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創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軍 |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田徑 運動員 跳繩 多功能 智能 記錄 方法 | ||
1. 一種用于田徑運動員跳繩的多功能智能記錄方法 ,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用于田徑運動員跳繩的多功能智能記錄系統,系統包括地面(1)、設置在地面(1)上的重力傳感器(2);
跳繩者(3),在重力傳感器(2)的地板上跳繩,雙手握住有跳繩的握柄件(4),握柄件(4)之間連接有跳繩件(5);在跳繩者(3)鞋子上分別設置有腳尖組件(8)與腳跟組件(9);
跳繩件(5)為兩段連接,其連接部設置有繩中部配重組件(10),在繩中部配重組件(10)與對應的跳繩件(5)之間連接有繩側部裝置(11);
在繩中部配重組件(10)和/或繩側部裝置(11)外側設置有緩沖包裹帶(12),在緩沖包裹帶(12)外側設置有外耐磨包裹層(13);
繩中部配重組件(10)包括中心三棱框架(14);在中心三棱框架(14)上設置有框架覆蓋板(16)與中心側蓋板(21),在中心三棱框架(14)中設置有中心緩沖填充(17),在中心三棱框架(14)外側設置有包裹框架覆蓋板(16)的中心橡膠管(18),在中心三棱框架(14)中各角部設置有中心角部拉簧(20)的根部,中心角部拉簧(20)的頭部連接有中心感應件(19);
繩側部裝置(11)包括與繩中部配重組件(10)的中心側蓋板(21)連接的側下連接部(22)、以及與跳繩件(5)頭部連接的側上連接錐套(25);在側上連接錐套(25)端部設置有用于與跳繩件(5)頭部連接的側咬合夾頭(26);
在側下連接部(22)與側上連接錐套(25)之間連接有側中間包裹部(24),在側下連接部(22)連接有側軸向連接軸座(23),在側軸向連接軸座(23)與側上連接錐套(25)之間連接有側軸向牽拉繩(27)與側徑向彈簧(29),在側軸向牽拉繩(27)與側徑向彈簧(29)上設置有位于側中間包裹部(24)內腔中的側電子件(28),在側電子件(28)與側中間包裹部(24)之間設置有側徑向塔簧(30),側徑向塔簧(30)的塔尖與側中間包裹部(24)內部連接,側徑向塔簧(30)的塔底與側電子件(28)連接;
在跳繩者(3)頭部設置有頭戴(6),在頭戴(6)上設置有頭部組件(7);
在中心三棱框架(14)的框架上設置有氣彈簧桿(15);
在側中間包裹部(24)內部設置有側內部緩沖囊(31);
系統還包括無線接收器、計時器、腳尖感應器、腳跟感應器、腳部高度傳感器、頭部高度傳感器 、頭部感應器、繩中心高度傳感器、繩中心發力器、以及處理器、以及顯示器;
腳尖組件(8),分別設置在左右腳上,包括腳尖感應器與腳部高度傳感器;
腳跟組件(9),分別設置在左右腳上,包括與腳尖感應器結構相同的腳跟感應器;
無線接收器,無線接收側電子件(28)與重力傳感器(2)發送的電信號;
計時器,對跳繩者(3)的跳繩時間進行記錄,當開始計時時,處理器接收無線接收器的電信號,當結束計時時,處理器停止接收無線接收器的電信號;
在側電子件(28)上設置發射器或智能標簽;
腳尖感應器與腳跟感應器,用于先后感應發射器或智能標簽發送信息;
腳部高度傳感器,用于記載跳繩者(3)起跳高度位置;
繩中心高度傳感器,位于中心感應件(19)上,用于記載中心感應件(19)的上行或下行的極限位置,
繩中心發力器位于中心感應件(19)上,用于下行到極限位置對重力傳感器(2)產生作用力;
重力傳感器(2),記載跳繩者(3)上跳躍時腳產生的作用力;
繩中心發力器將產生的作用力信息發給無線接收器;
處理器,接收無線接收器與計時器的信息;處理器通過記錄腳部高度傳感器離地高度信息或通過兩次腳對重力傳感器(2)數據記錄及時間差與跳繩者(3)體重信息得到腳尖離地高度間隙;通過發射器或智能標簽先后通過左右腳的腳尖感應器與腳跟感應器來確定跳繩通過雙腳;通過繩中心高度傳感器確定跳繩下行通過腳底時距離地面高度;
顯示器,顯示處理器的參數,包括跳繩通過雙腳的次數計為跳繩者(3)的跳繩次數以及兩次跳繩時間間隔;記錄重力傳感器(2)的跳起與繩中心發力器的向下作用力;顯示跳繩上下極限位置高度以及腳尖離地高度與離地時間;
頭部組件(7)包括用于通過無線接收器向處理器發送信息的頭部高度傳感器與頭部感應器;
頭部高度傳感器,將人頭部離地高度進行記錄;
頭部感應器,感應發射器或智能標簽經過;
當跳繩的發射器或智能標簽依次被頭部感應器、腳尖感應器、腳跟感應器感應一輪后,即一次跳繩;
握柄件(4)包括跳繩的繩頭部(32)、花鍵孔(34)過盈配合或過渡配合套裝在繩頭部(32)上的內花鍵套(33)、同軸設置在內花鍵套(33)上的前軸承件(35)與后軸承件(36)、設置在內花鍵套(33)上且位于前軸承件(35)與后軸承件(36)之間的中心錐度套件(37)、設置在前軸承件(35)與后軸承件(36)上的外軸承套柄(45)、分布在外軸承套柄(45)上的徑向分度開槽(46)、放置在徑向分度開槽(46)中的分度斜楔(38)、設置在分度斜楔(38)尾部的G型尾座(39)、設置在G型尾座(39)上的G型槽(40)、設置在外軸承套柄(45)上且與徑向分度開槽(46)尾部垂直相交的環形槽(47)、設置在外軸承套柄(45)端部的前臺階軸部(48)、設置在前臺階軸部(48)上的前螺紋部(49)、設置在分度斜楔(38)外端側壁上且用于被手指按壓的按接頭(41)、設置在G型槽(40)中且位于環形槽(47)中的外撐開口彈性鋼圈(42)、設置在分度斜楔(38)頭端斜面下部的頭下開槽(43)、設置在徑向分度開槽(46)頭部的頭支撐軸桿(44)、旋擰在前螺紋部(49)上的內螺紋蓋帽(51)、設置在內螺紋蓋帽(51)上且用于通過繩頭部(32)的中心耐磨套(53)、以及內螺紋蓋帽(51)端部設置的前內止口(52);
前內止口(52)與徑向分度開槽(46)頭部垂直相交;前內止口(52)與前螺紋部(49)咬合;
分度斜楔(38)的頭部位于前內止口(52)內腔中;
前軸承件(35)與后軸承件(36)位于外軸承套柄(45)的套柄中心孔(50)中;
分度斜楔(38)的傾斜面用于與中心錐度套件(37)外側壁摩擦接觸;
頭下開槽(43)騎在對應的頭支撐軸桿(44)上;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跳繩者(3)手持握柄件(4),在重力傳感器(2)進行跳繩,當需要降低跳繩時候,手按捺按接頭(41),分度斜楔(38)克服外撐開口彈性鋼圈(42)的彈簧力,繞頭支撐軸桿(44)下擺動,使得分度斜楔(38)的斜面與中心錐度套件(37)外錐面摩擦接觸,通過內花鍵套(33)對繩頭部(32)進行減速;
步驟二,當經過頭部感應器的跳繩從腳下通過時候,通過腳尖感應器、腳跟感應器后,即為跳繩通過;
步驟三,通過處理器得到跳繩距離地面距離,腳尖距離地面距離,跳繩距離頭部的距離,并顯示在顯示屏上,作為跳繩者(3)在練習的參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北木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淮北木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878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