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強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8306.8 | 申請日: | 2020-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33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根;沈萬根;龔小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申華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強 透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高強透水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40?380份水泥、80?100份粉煤灰、35?55份礦渣粉、40?60份廢棄玻璃粉、50?70份改性環氧樹脂、900?1100份粗骨料、630?650份細骨料、20?30份減水劑、160?180份水、30?40份活化鋼渣。本發明的高強透水混凝土具有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高,透水性能好,能吸音降噪,且回收利用了廢棄玻璃,較為綠色環保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高強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城市地表逐步被鋼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蓋,與自然的土壤相比,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熱量和滲透雨水的能力,導致雨水無法滲入地下,路面形成大量的積水且影響城市地下水的補充,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透水混凝土是為了彌補普通混凝土的不透水性而誕生的一種新型混凝土,屬于環保型、生態型混凝土材料,具有透水性和透氣性,主要由骨料、水泥、外加劑、水等通過特定工藝加工而成的一種多孔混凝土,在滿足路面使用性能要求的同時,能實現其結構多孔且連續的特點,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集中降雨的時候,雨水可以通過連通孔隙及時滲入地下,達到迅速排水及補充地下水資源的目的,配以相應的雨水收集設施,還可以節約水資源。
現有技術中,申請號為201510805358.6的中國發明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含有陶粒的輕質透水混凝土,該輕質透水混凝土中的組成成分及單方用量配比kg/m3如下:拌合水130-150,水泥410-450,陶粒990-1000,外加劑1.11-1.80,所述陶粒為粒徑5mm-10mm連續級配的煤矸石陶粒,粒型為球形,煤矸石陶粒的堆積密度等級為900kg/m3-950kg/m3,緊密堆積密度為980kg/m3-1030kg/m3,表觀密度為1700kg/m3-1800kg/m3。
現有的這種含有陶粒的混凝土使用煤矸石制成的陶粒,解決了煤矸石的堆放和處理問題,具有質量輕,透氣性好的優點,但陶粒中孔道多為封閉結構,在力學強度方面,陶粒與天然骨料相比強度較低,由于透水材料中使用的膠凝材料相對較少,不能滿足陶粒包裹所需的大量膠凝材料的需要,因此最終制成的產品強度偏低。
廢棄玻璃主要來源于工業廢棄玻璃(如平板玻璃、玻璃纖維等)和日用廢棄玻璃(如器皿玻璃、燈泡玻璃等)兩類,廢棄玻璃在當今城鎮固體廢棄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大量的堆積引起了一系列的環境和資源浪費問題。
因此,研發一種回收利用廢棄玻璃,且透水性好,強度高的混凝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透水混凝土,其具有透水性好,強度高,且回收利用了廢棄玻璃,較為生態環保的優點。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透水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其具有制備方法簡單,易于操作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第一個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強透水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40-380份水泥、80-100份粉煤灰、35-55份礦粉、40-60份廢棄玻璃粉、50-70份改性環氧樹脂、900-1100份粗骨料、630-650份細骨料、20-30份減水劑、160-180份水、30-40份活化鋼渣;
所述改性環氧樹脂的制備方法如下:(1)以重量份計,將3-5份納米二氧化硅充分分散在55-65份乙酸乙酯溶液中,加入10-12份硅烷偶聯劑KH-550,高速攪拌2-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申華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申華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830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