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指數型軟啟動控制的方法、設備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7995.0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52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元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P1/16 | 分類號: | H02P1/16;H02P29/0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劉小峰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指數 啟動 控制 方法 設備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指數型軟啟動控制的方法、設備和裝置,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控制器檢測軟啟動器的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根據輸入電壓、輸出電壓以及控制器的控制參數生成指數型控制信號;將指數型控制信號發送給軟啟動器;響應于軟啟動器接收到指數型控制信號,軟啟動器根據指數型控制信號調節輸出電壓。通過使用本發明的方法,能夠徹底限制住頻率的增長,使得閉環穩定,電流波形平滑,不會出現電流突變及振蕩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領域涉及計算機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指數型軟啟動控制的方法、設備和裝置。
背景技術
電力電子在國民經濟和工業生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電機為例,若直接啟動電機,電機的電流可達額定電流的4-7倍,這樣啟對電機和電網電壓及其他設備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由此提出了“軟啟動”的概念,現在主要有限流軟啟動、電壓斜坡啟動,變頻啟動等幾種軟啟動。軟啟動是一種近年來發展非常迅猛的電機啟動新技術,采用串聯晶閘管在主回路電路中,來調啟動轉矩和啟動電流,對保護傳動系統不受磨損、維護電網質量穩定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是一種理想的軟啟動方式。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使得無電弧開關和連續調節電流技術的成熟運用。半導體器件開關具有無磨損、功耗小、壽命長的特性,以及現代控制理論和電力電子技術的密切結合,加之微機控制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廣泛運用,半導體器件開關具有無磨損、功耗小、壽命長的特性,以及現代控制理論和電力電子技術的密切結合,加之微機控制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廣泛運用,為電機軟啟動的實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從而電機軟啟動技術得以迅速的發展與廣泛運用。軟啟動技術具有傳統啟動方法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軟啟動技術對電機啟動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軟啟動是一種集軟啟動、軟停車、輕載節能和多種保護為一體的控制算法,如啟動電壓、啟動時間、限流值等。同時,它還具有保護電機的功能,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電機啟動時的諸多問題。傳統的啟動方式是電機直接啟動時,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4-7倍,對電網和電子元器件造成沖擊,造成電網不平衡。因為傳統啟動方式都同屬于機械式啟動方式,在啟動過程中會產生沖擊電流,從而影響系統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指數型軟啟動控制的方法、設備和裝置,通過使用本發明的方法,能夠徹底限制住頻率的增長,使得閉環穩定,電流波形平滑,不會出現電流突變及振蕩的情況。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指數型軟啟動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控制器檢測軟啟動器的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
根據輸入電壓、輸出電壓以及控制器的控制參數生成指數型控制信號;
將指數型控制信號發送給軟啟動器;
響應于軟啟動器接收到指數型控制信號,軟啟動器根據指數型控制信號調節輸出電壓。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控制參數包括控制器的功率給定值、累加變量和限幅閾值。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根據輸入電壓、輸出電壓以及控制器的控制參數生成指數型控制信號包括:
將功率給定值設置為初始值,將累加變量設置為初始值,并將限幅閾值設置為初始值;
設定累加變量從累加變量的初始值開始指數地累加增長;
基于上一個控制周期的功率給定值和累加變量得到當前控制周期的功率給定值,以及基于上一個控制周期的限幅閾值和累加變量得到當前控制周期的限幅閾值;
根據當前控制周期的功率給定值和限幅閾值的大小關系以及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得到指數型控制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基于上一個控制周期的功率給定值和累加變量得到當前控制周期的功率給定值包括:
當前控制周期的功率給定值為上一個控制周期的功率給定值和累加變量的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79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