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異步接口檢測方法、異步接口檢測系統和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7934.4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41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6 | 分類號: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步 接口 檢測 方法 系統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異步接口檢測方法、異步接口檢測系統和可讀存儲介質。其中異步接口檢測方法包括:向異步接口服務端發送測試請求,以使異步接口服務端生成反饋數據并將反饋數據發送至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向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發送獲取反饋數據請求,接收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回傳的反饋數據;根據反饋數據確定異步接口的測試結果。本發明使用體驗實現了有效獨立測試異步接口服務端的效果,避免了相關技術中異常錯誤無法定位的問題,解決了異步接口測試困難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異步接口檢測方法、一種異步接口檢測系統和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應用程序功能越來越多,組件化開發越來越受青睞。對于一個后端的服務,純粹以接口的形式提供給其它組件去調用,而出于性能原因,接口設計異步經常優于同步。測試人員在測試異步接口規范、進行異步結果驗證時,驗證困難,很難獨立進行接口測試并實現自動化,現有的異步接口驗證方法存在耗費時間長,測試用例維護困難、執行性差、用例失敗時無法對錯誤進行定位、無法實現便捷的自動化測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異步接口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異步接口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異步接口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異步接口檢測系統。
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異步接口檢測方法,包括:向異步接口服務端發送測試請求,以使異步接口服務端生成反饋數據并將反饋數據發送至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向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發送獲取反饋數據請求,接收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回傳的反饋數據;根據反饋數據確定異步接口的測試結果。
在該技術方案中,測試終端向異步接口服務端發送測試請求,異步接口服務端生成與測試請求相對應的反饋數據,異步接口服務端將生成的反饋數據發送至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進行存儲,測試終端再向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發送請求獲取反饋數據的請求,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接收到該請求后,將對應的反饋數據回傳給控制終端,通過設置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實現了有效獨立測試異步接口服務端的效果,避免了相關技術中異常錯誤無法定位的問題,解決了異步接口測試困難的問題。其中,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可以與多個異步接口服務端相連,實現對異步接口服務端的多線程檢測,即控制終端向多個異步接口服務端發送測試請求,每個異步接口服務端生成的反饋數據均發送至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后再有模擬回調地址服務端回傳給測試終端。
可以理解的是,反饋數據中包含能夠確定異步接口是否故障的信息,并且根據業務要求還可以批量發送測試請求,對每個測試請求的開始時間進行記錄,對每個異步接口進行批量單獨驗證,從而有效提升異步接口的測試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根據反饋數據確定異步接口的測試結果的步驟,具體包括:反饋數據與預設標準數據相同,生成檢測成功信息;反饋數據與預設標準數據不同,生成檢測失敗信息。
在該技術方案中,對反饋數據設置相應的預設標準數據,當測試終端接收到反饋數據后與預設標準數據進行比對,如果反饋數據與預設標準數據相同則確定檢測結果成功,異步接口無故障;如果反饋數據與預設標準數據不同則確定檢測失敗,異步接口存在故障。實現了測試終端根據反饋數據即可確定反饋數據對應的異步接口是否存在故障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反饋數據不由異步接口直接回傳給測試終端,實現了獨立測試異步接口服務,避免在異步接口服務反饋數據存在錯誤的情況下,對異常錯誤無法定位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79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